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农历正月初二,又称为“狗日”。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正月初二各家祭财神,其所祭财神,有由店铺购买者,有自小孩手中买下来。此类童子大半为贫困人家出身,欲乘此新年机会捞摸若干钱文,于是做成财神,向各住户串售,于门口大呼“送财神爷来了!”愿意要者,付以一两枚铜元之代价,既满意而去。若不要者,亦不能回以“不要”,盖避不祥也。只答以“已有”。
古代讲究男尊女卑,妇女地位很低,出嫁从夫,出嫁的女人不得无故回娘家,更多的时间是要伺候公婆和丈夫。过年时女方必须在婆家过,这规矩就是为了限制女方回娘家。还有女方不能在新年前见到娘家的灯光,否则就是不吉利的“禁忌”。如果女儿想给自己父母过年,也只能等到初六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男女平等观念的萌芽,女方已经可以做到腊月卅、正月初一要待在婆家,初二就可回娘家拜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地位的上升。
回娘家的礼俗有很多讲究,比如带礼物一定要带双数,不能带单数;有些地区回娘家的礼物是带四份,而娘家又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女儿回娘家只吃中午饭,在晚饭前一定赶回婆家(潮汕人称这习俗为"食日昼"。顾名思义仅仅是吃午饭而已);女儿回到娘家,如果家中有侄儿,当姑姑的必须要给侄儿红包。
好啦,今天小编就说这些,祝大家开开心心的过个团圆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