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谈经论稻】冬小麦高产技术大全(天下水稻 特别奉献)
2014-09-27   来源:新农资360网   

一、播前准备


选种:选择适合当地种植条件,抗逆性强、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冬小麦品种。


种子处理:冬小麦重点要预防黑穗病和地下害虫。可用3%敌萎丹悬浮剂按种子量0.3%的剂量拌种,或用2%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接种子量0.2~0.3%的剂量拌种、也可用50%萎锈灵可湿性粉剂接种子重量0.5%的剂量拌种,或用75%的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对黑穗病和地下害虫混发区,可用50%辛硫磷按种子、水、药比例100kg、10kg、0.1kg混匀堆闷3~4h后,再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0.3kg加水1kg喷洒在闷好的种子上,晾干后便可播种。


选地:一般选择灌排水方便、能适时收割前茬作物、地力较好、盐碱较轻的汉茬地;同时注意协调好冬麦生长中后期同邻水稻的关系,以免冬小麦的生长受影响。


施足基肥:播前结合整地每亩基施农家肥2000~4000公斤或有机无机复合肥50公斤;基施化肥亩施碳铵50公斤,普磷35~50公斤,或40%含量以上的复合肥30~40公斤,碳铵30~40公斤。

灌好底墒水:播前要管好“白露”水。前茬作物收获前7~15天内及时灌水增墒,为冬麦保全苗打好基础。


二、播种技术


种植方式:可采用常规平种和膜侧种植两种方式。


播种规格:常规平种可采用宽窄行,即宽行17厘米、窄行8厘米,或均行行距12~15厘米;套种12行、20行任选一种;膜侧种种植宽带60厘米为一垄,垄宽36厘米,垄间距24厘米;对进行间套种玉米、蔬菜等其他作物的可在播种时预留相应的宽带距离。


播期:最适播期在9月10日~10月5日,10月5日后播种的冬小麦,可加大播种量。 播量:亩播量一般在22到25公斤,亩保基本苗32万以上。


播种深度:5~7厘米。 种肥:播种时每亩带磷酸二铵10~15斤。


播种要求:一般在整地后1~2天即使抢墒播种,播后及时耱地保墒。做到行直,籽粒均与,防治漏播和重播。推荐使用液压悬挂式磨盘开沟播种机火24行大型播种机进行播种。天下水稻,特别奉献。


三、田间管理


灌足冬水:越冬前要大水灌溉至自然落下,对漏水严重的田块可再次适当补灌。严禁冰层盖苗。


越冬防护:在越冬期要注意防止牲畜等啃吃、侵害幼苗。 镇压保墒:冬春季镇压是提高越冬存活率的重要措施,一般12月下旬土壤封冻后即使打碾,弥合裂缝,保温防冻。次年2月上旬返青前后进行1~2次打碾提墒,促进返青。


追肥:在返青期土壤表层化冻时机播旱追肥,亩追尿素10公斤,拔节前结合灌水亩追尿素7~9公斤;没有进行机播旱追肥的,可与拔节前后结合灌水一次性亩追尿素17~19公斤。基种肥与追肥的氮肥比例控制在5:5~6:4之间。


灌水:4月上中旬及早灌头水,适时管好抽穗水、麦黄水。 防治病虫草害:在冬麦播种前应施用除草剂出去田块周边的杂草,破坏害虫的生活坏境,减少传播病害的机会。


适时收获:在小麦蜡熟末期进行收获。 四:小麦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天下水稻,特别奉献。


四、主要病害


1、小麦白粉病症状:小麦受到白粉病侵害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在叶片上出现黄色小斑点,而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逐渐由灰褐色变为黄褐色小圆粒,能引起枯死,使麦粒不饱满甚至腐烂。发病严重的麦株矮而弱,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而小。


防治方法:在小麦孕穗抽穗期,田间病株率达10%-20%,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或10%吸唑醇粉剂100克,加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

2、条锈病俗称“黄疸病”。有条锈、叶锈、杆锈三种。主要危害叶片,叶梢及茎杆。在春季多雨的情况下,易流行成灾,轻者麦粒不饱满,重者麦株枯死,一般减产二、三成,严重时减产一半以上。天下水稻,特别奉献。


防治方法:当田间病叶率达1%时就要开始喷药。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油40毫升,或15%粉锈宁粉剂80克,加水30-50公斤喷雾防治。还可用10%吸唑醇粉剂,每亩用量100克,加水30-50公斤进行防治。病害流行期间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喷2-3次。


3、小麦赤霉病 小麦从出苗到成熟都会受到赤霉病的侵染,引起苗腐,茎基腐和穗腐等。在小麦扬花期受赤霉病菌侵染后,初期时小穗基部或颖壳上出现褐色水侵状病斑,后期时有白穗状和黑颗粒的出现,最终造成整穗或大半穗枯死,表现为“枯白穗”。


防治方法: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150-20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40-50克,加水30-50公斤,在始花期进行喷雾,5-7天再喷一次。


4、小麦黑穗病症状:主要为害穗部,病株比健株稍矮,抽穗略早。最初抽出的病穗外面包有一层薄膜,不久自行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大部分病穗整个穗子变为黑粉,即冬孢子。也有少数小穗仍为健全的,留在穗子的上半部。


防治方法:剂拌种是防治小麦黑穗(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对多种黑穗(粉)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有:12%三唑醇或12.5%烯唑醇、2%立克锈、3%敌畏丹悬浮种衣剂、50%多菌灵、75%五氯硝基苯(PCNB、5.5%浸种灵Ⅱ号等,这些药剂拌种对散黑穗和腥黑穗病的防效可达90%以上。


5、小麦纹枯病症状: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受害,造成烂芽、死苗、花秆烂茎(眼斑)、倒伏、枯孕穗、枯白穗等多种症状。主要危害植株基部的叶鞘和茎秆。发病初期,在近地面的叶鞘上产生淡褐色小点,后发展成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或眼点状病斑。田间湿度大时,病部形成黄褐色菌核。天下水稻,特别奉献。


防治方法:田间喷药防治。如果应用杀菌剂拌种,轻病年不需要防治。中等以上发病年份应当及时组织防治。每亩用5%井岗霉素150-200毫升或500万单位可湿性粉剂25-30克或10克三唑酮兑水30-33公斤将药量稀释后,均匀喷雾。施药时应当参照指标(严重度1-2级,病株率为25%-30%)进行。


五、小麦主要虫害:


小麦蚜虫

1、为害症状:主要为害麦类和其它禾本科作物与杂草。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亡。

2、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一是选种抗耐蚜丰产品种;二是早春耙压,清除田边杂草。(2)药剂防治。一是种子处理,黄矮病流行区拌种可做到防病治虫,方法见黄矮病防治;二是大田施药,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666.7平方米5~7克,或40%乐果或氧化乐果乳剂50毫升,或90%万灵粉剂8~10克,或25%病虫灵乳油50毫升,或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或2.5%敌杀死乳油10~15毫升,对水50~60千克喷雾。其中抗蚜威防效好,且不杀伤天敌,可优先选用。


麦红蜘蛛

是小麦返青拔节期的常发性害虫,成虫和幼虫吸食麦叶汁液,被害叶片布满黄白色斑点,以后斑点合并成斑块,叶片发黄,受害严重时,使麦子不能抽穗。

防治方法:可用20%钾氰菊脂乳油或10%氯氰菊脂乳油1000-1500倍喷雾防治。


吸浆虫

越冬后的幼虫于3月下旬(小麦拔节期)破茧升至3-10厘米土层内准备化蛹。到5月初羽化结束。成虫羽化当天,交配产卵,幼虫孵化后从颖壳缝钻入颖壳内食害麦粒。主要以幼虫在小麦灌浆期为害,造成秕粒。

防治方法:当虫情达到防治指标时,可选用菊脂类杀虫剂均可。隔7天喷药一次。天下水稻,特别奉献。

麦蚜虫和粘虫

小麦孕穗期麦蚜、粘虫等虫害常重叠发生,可导致小麦成熟枯杆和白穗。

防治方法:蚜虫可用15%0吡虫林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或20%快杀灵乳油每亩20-30毫升加水30公斤喷雾防治。

今年的冬小麦播种已经陆续开始了,天下水稻为农民朋友整理了这篇小麦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各位有一些实际参考价值,有利于种好今年的小麦。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1-148902-1.html

标签:水稻,稻田,大田,金卡特 技术,农资知识,肥料,农药,施肥,病虫害农资管理,肥料,农药,施肥

上一篇:【谈经论稻】马云:送给想单干的员工!胜读十年书!
下一篇:【谈经论稻】 农资新“十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