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清明前后正是种瓜种豆的好时节,农民朋友们也又要迎来繁忙的劳作日了。在劳作中不可避免要给作物上药,但是,很多农民朋友却因为对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傻傻分不清楚,最后给农作物上错了药,导致作物难以健康成长,结果到了丰收的季节,也只能是眼睁睁看着别人大丰收,自己却可能是赔得血本无归了。所以,分清楚真菌病害和细菌病害才能够让农民朋友们真正实现对症下药,使得农作物可以健康成长。
要区分这两种病害,首先就要从外形特点上进行区分。真菌侵蚀过的农作物部位一般都是在潮湿条件下,通常在其表面会有菌丝和孢子产生,而且还会伴随有白色的棉絮状的物质,用肉眼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如同丝状的细菌病害。同时,在这种被病菌侵害的部位还能够清晰地看到粉状物或者是雾状物,以及颗粒状的物质,这些明显的物质也是判断真菌侵害的主要依据。
细菌性侵害则有所不同,一般受细菌侵害的的农作物会出现杆状菌,像一根或者是数根鞭毛,细菌会通过植物的自然孔,如气孔、皮孔和水孔等直接侵入伤口,最后又借助流水、雨水和昆虫的传播直接将病菌传染给更多的植物,如果不能及时医治,可能影响到的就是整个农田。
其次,要根据两种不同病菌所产生的病变进行判断。由真菌侵害导致的病变主要有坏死、腐烂、萎蔫等。其中坏死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具体表现就是在农作物的局部会出现细胞和组织的死亡,比如小麦根腐病,纹枯病,如果农民朋友们不能及时发现并医治,结果可能就是导致整个根部和根部叶鞘都坏死,辛辛苦苦一年的功夫可能就付之东流了。还有一种常见的病症就是腐烂,如茄子绵疫病、西葫芦灰霾病和地瓜软腐病,这些病都是由病菌感染引起。
受细菌感染的植物产生的病变可以依据不同的特征分为多种类型,比如斑点型、叶枯型、青枯型、溃疡型等。不同类型的病变特征有所不同,比如斑点型就是植物假单孢杆菌传染引起的病害,在植物叶面上会出现数量密集的斑点,比如像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和棉花细菌性角斑病等。这些受细菌感染的病症都会直接危害农作物。
农民朋友们很容易在追求高产过程造成农作物的真菌侵害或者是细菌侵害,所以,为了让自己家的农作物健康成长,农民朋友们还应该多多注意学习专业的知识,准确识别病害,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