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农业部提出“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化肥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中微量元素作为新型肥料,在化肥产业结构调整、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将以四两拨千斤之势推动化肥行业和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会场
8月12日,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化工报社、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共同主办,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中国化工报社《农资导报》、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作物中微量元素营养与肥料施用关键技术研讨会暨中微肥创新联盟2017年会”,在山东临沂召开,农业领域的众多大咖云集,共商中微肥未来发展。
会议围绕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的协同增效作用及机理,作物中微量元素营养机理与高效利用,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过程,中微肥施用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及在新型肥料中的应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科技创新成果分享,中微量元素助力传统氮磷钾化肥、液体肥升级技术研讨等方面展开。
中微肥发展起步虽晚,但前景光明
在发达国家,中微量元素肥料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在国内,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却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内中微量元素营养调控也正逐渐成为现代高效集约化农业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之一,注重中微量元素的研究和应用,做好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的协同配合,科学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是当下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减施增效、化肥“零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微量元素研究与中微肥产业健康发展,由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中国化工报社、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75家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本着“成立一个联盟、竖起一杆大旗、服务一个产业”的宗旨,于2016年9月在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成立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
中国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微肥将发挥关键作用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唐仁华指出,农业高速发展靠的是制度创新、农业科技创新,而农资企业的强力支撑是中国农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并衷心感谢史丹利对会议顺利召开做出的贡献。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高进华指出,我国农业面临结构性矛盾凸显等问题,中微肥对解决这一问题起关键性作用,但目前中微肥产业存在一些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史丹利愿与各位专家、学者一道,进行新型肥料的研发,加强农化服务平台建设,为创造美好农业而努力。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研究员,作“肥料减量增效技术进展与中微肥机遇”的主题报告。提出,当前我国农业连年丰收,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需要从肥料品种创新实现“三化”,施肥方式促进“三个结合”,水肥一体化实现“四个转变”,改土培肥构建“绿色生态”和土肥水监测调控步入“物联网”五个方面,运用新视野、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创造中国新农业。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测试中心主任汪洪阐述了“作物‘中量元素’营养及其肥料施用”,表明饥饿与营养不良是全球健康的头号杀手,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受到饥饿的威胁。而肥料帮助我们养活这个美丽动人的世界,并倡导把粮食供给营养作为重要议题,最终实现全球“零饥饿”这一目标。
史丹利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卞会涛作“更好技术、更好肥效”的主题分享,向与会专家、企业家等介绍史丹利公司在中微量元素肥料研发推广方面的工作。
搭建产学研平台,史丹利引领中微肥发展
史丹利重视科技研发与国际合作,相继与世界级农业学府美国普渡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拓宽全球化合作的步伐,致力于用全球最好的技术服务中国农业,在重视国际交流合作的同时,史丹利公司加强研发平台的建设,与国内各大科研机构及院校合作。早在农业部提出控氮、减磷、稳钾,补充中微量元素思想之前,史丹利公司就已经突破行业技术壁垒,成功研发出富含中微量元素的“第四元素”这一全新的复合肥品牌系列。重点补充土壤所缺元素,科学调配作物各个生长阶段所需的元素,从而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凭借出色的产品效果,第四元素复合肥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所选择与信赖,引领中微量元素肥的发展,史丹利第四元素复合肥助推中微肥的的发展,成为这一领域当仁不让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