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河南省“秸-沼-肥”能源生态模式入选农业部秸秆农用十大模式之一,并向全国推介。据了解,该模式是利用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制取沼气,通过管道或压缩装罐供应农村居民生活用能,或者提纯后制取生物天然气供车用或工业使用。秸秆制沼气后的沼渣、沼液可直接还田,也可经过深加工,制成含腐植酸水溶肥、叶面肥或育苗基质等,可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不过,这一方法仅适用于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种植量较大的地区,对于那些种植玉米、小麦面积较小的地区,依旧无法推广。可以说,“秸-沼-肥”能源生态模式确实对于土地种植有着积极性作用,不过,想要全面推广依旧是难题一件。当下,对于很多农民朋友们来说,土地改良是他们始终关注的热点话题。一般来说,土地种植几年左右,土地里面的营养就会逐渐被农作物吸收掉,如果接着种植农作物的话,产量就会比较低。还有一些地区,土地质量不好,一些含碱性较大的土地,也无法种植作物。还有一些土地则源自于农民自身耕种不当所导致的土地退化问题。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较为紧张,因此,唯有将一些质量不好或者含碱量较大的土地转换为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才能充分利用每一份土地资源。当下,对于这些不良土地,以前人们最常用的手法就是将农作物秸杆掩埋到土地里,给土地增加营养。或者适时耕种,轮番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适时增加有机肥,提高粮食产量。目前,免耕技术、深松技术的运用,也可以用来解决由于耕作方法不当造成的土壤板结和退化问题。现在,不少农民建立农田排灌工程,防止水土流失。不过,农田排灌工程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参考到当下还有大部分农民的收入依旧不乐观,农田排灌工程的建立和推广比较困难。
对于农民朋友们来说,想要改良土地,防止水土流失,不仅仅要从土地上下功夫,自身的问题也应该重视。譬如,自身对于种植的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对各种化学药剂的使用等,都应该有明确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到合理运用,保护土壤,实现增收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