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蒋建科)我国将引进、筛选出的1.8万份有一定利用价值的优异资源交国家和地方种质库长期保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数量和类型。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小麦消费国,小麦消费量约占我国口粮的40%。推动小麦生产持续发展,对确保口粮安全尤为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等10多个省级科研单位,采取国内协作与国际合作相结合、引进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策略,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系统开展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小麦引进、研究与创新利用的科研项目,该成果获得了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据项目课题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有点像国内球队引进高水平外援来提高比赛水平和成绩的做法。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小麦生产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气候变化、病害日益加剧等等。在保证较高产量以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更要提高小麦品质,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口味需求。此外,还要降低水肥等投入,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还要保护好环境。要实现这些目标绝非易事,除自主创新外,也要借鉴国际普遍的有效做法:引进和利用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在农业部等部委的长期支持下,针对我国小麦育种可用亲本资源短缺和品种对白粉病与条锈病的抗性频繁丧失两大关键问题,课题组将目光投向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
位于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是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下属的15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之一,是非营利性的国际农业研究和培训机构。它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以培育高产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闻名于世,用其亲本培育的品种占发展中国家小麦面积的70%,在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及澳大利亚等国广为利用,被誉为绿色革命的发源地。
我国和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合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1985年前为起步阶段,以购买商业种子和引进品种为主;1986年至1996年,主要进行小麦合作育种与人员培训;1997年,中心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与国内合作建立5个研究团队,实现了以我为主、合作双赢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双方合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引进、筛选出的1.8万份有一定利用价值的优异资源交国家和地方种质库长期保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的数量和类型;二是从引进品种及国内品种中筛选出兼抗白粉、条锈和叶锈病的成株抗性品种,发现兼抗上述三种病害且效应较大的成株抗性基因位点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建立了分子标记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兼抗型成株抗性育种新方法,育成农艺性状优良的兼抗型育种材料100多份,为培育兼抗型持久抗性新品种提供了遗传基础清晰的亲本、基因、分子标记和成功范例,为解决品种抗病性频繁丧失提供了新思路和可操作的新方法;三是通过引进种质创新利用,累计育成新品种260多个,其中邯6172、济麦19、绵农4号、克丰6号和宁春4号等分别成为黄淮地区、四川、黑龙江和西北春麦区的主栽品种,8个品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