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两年中,难以计数的投资者和新农人怀着各种目的纷纷投身农业,但其中一大半人已经走不下去了,或者正在经受亏损的煎熬,或者已经宣布退出农业,真正的盈利者寥寥无几。
毫不夸张地说,尽管投资火热,但是2015年将可能是新农业最冷的一年。从宏观角度看,经济增速的放缓和消费者购买能力的下降,以及即将出台的更严厉的《食品安全法》和还未曾明朗的农村土地政策,共同构成了并不乐观的外部环境,将会对新农业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
从中观角度来看,在一片喧嚣下盲目投身新农业运动的各方力量,大多是不懂农业经济的特点或者是犯了选择性失明的毛病。首先,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从而风险性也较大,成本控制和品质控制并不稳定。其次,效益形成周期长。由于农业生产的周期长,少则几月,多则几年,其效益形成一般也是要在一个农业生产周期结束时才能完成。农业基建投资如水利设施、土地平整、改良土壤等投资,其效益需要耐心等待多年。还有,农业生产对市场的反应慢,适应性差。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所以在调整结构上总显得滞后性比较强,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弱。
从微观角度来看,今天许多进入新农业的企业,都在经受管理基础薄弱、市场营销能力极其匮乏、专业化人才严重不足、后续资金投入捉襟见肘等问题的困扰。相比于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农业企业在这些问题上的短板,是更加显而易见的。
所以最近我一直在呼吁:新农业需要新思维。我们面临的困难很多,但面前的变化和机遇更多。无论是全球化带来的更多资金、资源,还是城镇化带来的更多商机,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创造的新机遇,都可能撞击和改变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拥有重新进行顶层设计的能力。
当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农产品营销是新农业经济中一个最大的难题。这几年上游众多的资金已经造成生产能力的相对饱和甚至是过剩,而过于粗放的经营则让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尤其严重,结果费心费力费钱生产出来的许多农产品卖不掉,成为悬在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比如2014年末,许多人都在预测2015年上半年,大量的库存将会造成中国苹果市场的价格大跳水。
果真如此的话,很多企业将很有可能会倒在最后一百米,牺牲在黎明到来之前的黑暗中。如果这样,新农业现象再美,也跟我们毫无关系。
最重要的改变,可能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用爆品思维代替生产思维,避免生产过剩和同质化竞争,这是根本;用文创思维代替广告思维,农产品营销不可能依赖大资金大推广,关键在于直击人心、创造更高附加值,这是关键;最后,要用社群思维代替渠道思维,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可能跳过中间渠道,减少层级,从而创造自己拥有的消费社群力量,这是改变的中心。那么,农业行业的第一桶金,将会是谁来挖到呢?希望能够早日看到这个挖到第一桶金的人带动农业行业繁荣兴盛起来吧!
>>>三农资讯,全球视野,去塞求通
http://www.gdcct.net/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