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今年开展了水稻高产高效综合技术集成试验,试验成果喜人,能比常规种植增产10%左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亩产经历过两次飞跃,均使全国水稻亩产提高了近50公斤。
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说,近年来,我国粮食单产增长的速度呈下降趋势,单产提高的难度越来越大。持续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在目前很高的基数上,仅靠单一品种、单项技术是难以做到的,必须更加重视技术集成、协同攻关。
在今年的试验中,中国农科院集成了下属水稻所、作科所、植保所、资划所、农机化所、环保所等6个研究所的技术,尝试了3套高产高效综合技术模式,分别是:人工移栽+好氧灌溉+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抛秧+植物蛋白免疫+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无土基质育秧及其机插秧技术+统防统治+机械化收割。
陈萌山介绍,在江西珠湖农场示范点的理论测产和小面积实割测产表明,这3套技术模式都达到了“早稻+双季早熟晚稻”产量超过1200公斤、“早稻+双季晚熟晚稻”产量超过1300公斤的基本目标,而且比常规种植模式增产10%左右。
稻谷占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产量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全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水稻亩产经历过两次飞跃,一是上世纪50年代后期水稻矮秆化,二是70年代中期以后杂交水稻的推广应用,两次飞跃均使全国水稻亩产提高了近5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