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多地政府机关被曝赖账不还 企业主回款无门自杀
2014-08-06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就此采访了当地分管建投公司的副县长。这位副县长说:“县政府和陈林公司之间的债务,县政府将积极筹款偿还。”

  现实中,陈林的经历并非个案。相关地方政府的承诺,形同一个个肥皂泡。深陷其中的债权人,一筹莫展。

  王伟(化名)是广西一个县级市“创业馆”项目的建筑商。该项目采用BT模式建设,市政府向王伟承诺,在项目建成后,分三年以5:3:2的比例支付回购款。

  “政府太不讲信誉了,做一次政府工程我就投降了,以后再也不做了!”王伟气愤地对记者说。他不住地抽着烟,清瘦的脸上,焦虑明显可见。

  这项预算投资近8000万元的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主要为展示当地建市成就,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建市重点献礼工程之一”,计划建设成为“宣传城市规划、科普教育、招商引资的展览平台及展示城市形象、发布城市建设政策的一个窗口”。工程于2012年7月开工建设,当年12月竣工,赶在庆典前夕完成。

  “我之前基本不做政府工程,主要是担心政府信誉,这次感觉各种条件合适,就签合同做了。”王伟说。

  之所以王伟觉得条件合适,是因为作为政府融资平台的市文化发展投资公司承诺,以一块地作为质押。但开工建设后,市文化发展投资公司却告诉他,原来承诺的那块地,由于手续无法办理,不能作为质押。

  由于作为“献礼工程”的“创业馆”工期紧,又是该市重点建设工程,王伟还是加紧施工建设,终于在半年内将工程按时建成交付。

  项目建成后,市文化发展投资公司却迟迟不给付约定的回购款,由于王伟的资金主要来自银行和民间借贷,每月仅支付利息就要五六十万元,资金压力非常大,也拖欠了不少农民工工资。

  2013年底,王伟多次要求按合同给付回购款,都没有结果,他也多次声称要封“创业馆”。2014年春节前,上百名农民工封堵了“创业馆”。事件发生后,王伟得到了700万元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

  记者联系到市文化发展投资公司负责人,这名负责人承认确实存在未按期支付回购款的情况“我们准备贷款和处置资产来支付回购款。现在我们也没有钱,(支付回购款)总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

  历史欠债新官不理旧账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只管借债,不管还债。由于相关监督机制缺失,一些地方官员为了个人政绩,“新官不理旧账”的现象普遍存在。

  “让后任替前任还账,太冤枉了。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央拨一笔款,把所有债务清偿掉。”广东省一名干部直言不讳地说。

  东部沿海一个地级市的市长告诉记者“一个市长到一个地方,他首先考虑的是发展,上面压下来的发展任务这么重,财力有限,那只能借债。前面的市长已经借了那么多债了,后面的市长你叫他完全当还债的市长,他也不会干。如果都在还债了,老百姓看不到城市的发展,就会对这个市长有意见,政绩也上不去。”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导致大量地方政府历史性欠债无法偿还。

  记者采访发现,一些地方政府长期拖欠债务,尽管法院已经判决还债“官赖”们有的“新官不理旧账”,有的玩起“躲猫猫”,把财政资金全部转移进专用账户,造成无钱可还假象,判决书俨然成了“法律白条”。

  一位法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许多党政机关实属恶意赖账。有的单位把财政资金转移到专项资金账户上,以“专款专用”为名,造成“无可执行财产”假象,规避执行。

  被广东省西部一个乡镇拖欠了120多万元工程款的肖先生说,他起诉政府欠债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上级政府曾有一笔20万元的财政返还到镇政府,而镇政府却将这笔钱故意放到专项资金账户,借口说是要用于扶贫,只能专款专用。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0-144377-1.html

标签:自杀 企业主 赖账

上一篇:常林农装公司员工技能考评工作全面进行
下一篇:日本粮食自给率连续4年止步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