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本报报道的连州萝卜滞销中,其生产的萝卜已主要销往珠三角。而砂糖橘作为清远大量种植的品种,其产量甚至连珠三角都难以完全消化。从2010年起赴北方市场举办推介会外,如在2012年,由清远市副市长谢杰斌带队,率清远各县(市、区)砂糖橘种植大户及清远供销社、农业等部门赴西安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举行清远优质砂糖橘推介会,签订超过15.3万吨的砂糖橘供销合同。
面对如此广阔的销售范围,行政力量愈发有限。如在本次冬瓜滞销中,市农业局对此困境颇感无奈,因为市场经济下的农产品价格浮动无法控制。
千亩冬瓜滞销尚好解决,经过清远市农业局及其他部门的牵线,以及媒体连篇报道引起的关注,目前清新太平镇滞销冬瓜基本销罄,但如果是种植面积较大的其它农作物呢?
订单农业有望化解农业风险
农业风险较大众所周知,而目前在清远兴起“订单农业”为化解农业风险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即种植面积并不是参照上期农产品价格,而是参考“订单”数量,或者直接由其决定,从而避免了农户的盲目生产。
据了解,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同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农业很好地适应了市场需要,避免了农户盲目生产。
“我们生产的农产品的订单都来自超市和酒店,能占到总产量的一半。”大崀镇碧崀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功琼告诉记者,其农产品的订单动辄以万斤计算,而今年阳山瓜菜的滞销,促使他将调整订单生产在农产品生产总量中的比例。
据农业部门介绍,清远很多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基地都是按照订单来确定生产,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平衡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而清远目前着力推广的“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生产模式也体现了订单农业的特征,即掌握销售渠道的企业负责销售,农户按照其标准生产,并按合同卖给企业农产品。如清远市瑞隆农产品公司就在英德等地与农户签协议种了2000多亩冬瓜,农户按该公司的相关标准进行生产,而公司则签订协议负责收购,凭借其掌握的渠道销往各地。
过硬品牌有望助清远农业突围
“到珠三角市场,农产品的质量比别人好,才会卖得赢,那些次品我宁愿倒掉,不必可惜”,大崀镇碧崀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功琼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面对广阔的销售市场,农产品的质量愈发重要,不少农产品生产者已经将质量作为解决销售的一把钥匙。
“我们合作农户生产的冬瓜是销往东南亚的,我记得十分清楚,上一批发往新加坡的冬瓜有20多吨,价格是每斤1.2元”,瑞隆农产品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为海运运费较低,该公司能得到丰厚利润。但该公司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极为严格,如对化肥、农药的用量和使用时间都有一定标准。
而近年,清远为了发展农业,提出要以深入推进农业“三品”工程为重点,走农业高端化发展路线。三品是品种、品质、品牌,即在抓好品种的基础上,通过品质提升,打造一批档次高、叫得响的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为清远赢得新的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
据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品”工程在之前主要侧重于“品种”、“品质”,接下来将会把侧重点放在“品牌”打造方面,而清远农业部门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也有了新的举措,该举措是在前期做好引进改良品种和把控品质后才能有的“上层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