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破解“菜贱伤农”在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
2014-07-31   来源:南方日报   

  近期,清远多地冬瓜出现滞销,收购价1毛多一斤,采摘成本就占去7分钱,不少菜农宁愿让瓜烂在地里,也懒得销售,幸好经媒体报道后有经销商主动来到田间地头收购,本着少亏点和便于下造种植的考虑,菜农将瓜售出。而在今年,清新千亩冬瓜滞销事件又引起关注,人们不仅要问,清远农产品,你到底怎么了?农业对清远这样的山区市,占有重要地位,但近年来清远农产品却屡屡发生滞销,问题根结何在?又该如何解决?

\

  今年种多少 上年价格定

  “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只能听天由命咯”,满头大汗的清新县瓜农刘继发刚从田里除完草,为种下一造的冬瓜做准备。虽然在7月13日,他的12亩冬瓜仅仅卖了一半,但他似乎并未从滞销事件中得到什么教训。

  而刘继发已经并不是一个普通瓜农,他是清新区助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有120多户英德农民属于该合作社,近年来陆续从英德来清新跟刘继发一起包地种冬瓜。

  刘继发的回答不禁让人对清远农民信息获取能力感到担忧,农户是如何决定下一年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的呢?“很多散户的种植面积都是由上一年的农产品价格决定的”,清远大崀镇某农户告诉记者,而其所在的阳山县,在今年发生了大规模瓜菜滞销,据当地有经验的老菜农分析,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去年的蔬菜价格奇高,可谓10年一遇,导致今年很多散户跟风种植,产量大幅上升。

  而导致刘继发自己冬瓜滞销的一个原因也是由于去年冬瓜价格升高,结果其所在的合作社冬瓜种植面积从800亩增到1300亩,增幅达到62.5%。

  有经济学界人士针对此现象分析,“在传统经济理论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蛛网理论’,主要应用于农产品生产分析。该理论认为,农产品价格和产量相互作用导致两者连续变动,本期农产品生产量由前期农产品价格决定”。而清远很多农民农产品种植面积是由短期或上一期农产品价格决定。同时,由于白菜等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导致农产品生产波动加剧。

  但农户的经验有望避免此现象,虽然今年冬瓜滞销,但清远飞来峡镇高田村的农户却受损相对较轻,据了解,该村从2000年开始有农户专门种植冬瓜,对种瓜时节有着特别讲究,得出“上造不种瓜”的经验。“上造易遭水淹、时间紧、价格不稳定、不宜存放”,该村60多岁的周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总结道。

  农产品销售全国 市场起主导作用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发生的大规模滞销农产品,其销售主要市场都不在清远本地,而是面对珠三角,甚至远至上海、北京等地。在今年的清新千亩冬瓜滞销事件中,据当事农户表示,冬瓜主要是销往广东以北的上海、北京等地,占有的是时间优势,但如果和北方的冬瓜同时上市,由于运费的原因,很难有优势。“即使我卖到每斤一毛多,但运到北京的话每斤的运费平均也要一毛五”。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0-143973-1.html

标签:规模化 生产 农业 实现 在于 破解

上一篇:户籍改革关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下一篇:国内外粮食差价巨大 致内蒙古农产品走私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