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改革了奖学金制度。20世纪80年代,韩国提高了职业学校的助学金,还出台政策免收部分职业高中学生的学费。
韩国政府还出台政策,优先保障职业高中毕业生就业,就业后即能获得熟练工人证书。在韩国,最高档次的技术工人与最高档次的工程师同等重要,享受同样待遇。
由于农村农业类学校缺乏吸引力,为此韩国出台政策,农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即使成绩差些,也可以参加选拔,甚至被选送到农业高等院校,学制3年。在这期间所有的费用由国家提供。毕业后,可直接成为农民后备劳动力培养对象,并享受国家提供的一切务农资金。但政府对其有任务要求,毕业生在6年内不许离开农业生产经营领域。如违反了要求,就要返还部分教育费用。
美国:全面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
美国的农村成人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多类型、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的格局,其灵活多样的形式满足了多层次人群生产生活的需求,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为了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美国非常重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先后颁布了“土地赠予法”、“史密斯——休斯法案”等教育政策,并在实施途径上引导和规范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逐步形成了由普通教育主办的成人教育和各种成人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普通中学通过开办夜校对成年农民完成农业职业计划的教学活动,以州立大学农学院为主体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推广活动,将农村成人教育推向了更高的层次。
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除了需要高级专业人才,还需要大量经过专业教育和训练的中、初级技术人才以及熟练劳动者。这些人才的培养要在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来完成。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美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也在不断调整,由过去单纯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工农结合、文理并举,向复合型方向发展。传统的畜牧专业分化为奶牛科学及乳品工业、肉类生产与养禽等专业。加工专业则包括与农产品相结合的肉、乳、蛋等畜产品综合性专业,园艺业则含苗圃及草皮、风景园艺与花卉等专业。
美国在早期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教育,主要是通过农民夜校和训练班以及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实现的。高等学校将农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由各州县的农业系统及时推广到农户,同时将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带回学校进行研究。农业试验站、技术推广服务局等农业部的下属单位,则通过在农村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方式来培训农民。农民联合会、农场主组织、保护农业社等各种民间农民组织,通过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出版有关学习刊物等形式,来实现推进农民教育的工作。现在的美国农民能积极主动地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以较快的速度应用于生产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