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理财周报发布《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在农林牧副渔榜单中,邵根伙家族以83.07亿元的财富位居榜首。这距邵根伙之妻因涉“盗种”在美被捕也仅过了两周多时间。
7月初,外媒曝出邵根伙之妻莫云因其被美国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联邦法院起诉,涉嫌共谋从美国种子公司窃取种子商业机密。这使平静许久的大北农重新回到媒体视野中,邵根伙虽一直“隐居”幕后,但仍成为关注的焦点。
外界的质疑在于,大北农及其董事长邵根伙是否与此相关。
满城风雨的大北农“窃种”风波其实可以追溯到去年12月,据当时爱荷华的联邦检察院的起诉文件,大北农在美国的控股子公司nowernorthamericaco.,inc.和dabeinongnorthamerica,inc两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莫海龙,以及大北农旗下子公司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金色农华”)法定代表人李绍明就涉嫌从美国窃取杂交玉米种子而被拘留,莫海龙是莫云的弟弟。
发展种子业务 邵根伙着急了?
“偷种子”这一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故事正在中国种子圈中上演着。
究竟是什么种子,能让亿万富豪的妻子、小舅子甘冒如此风险走上行窃之路?根据从事玉米育种研究的人士介绍,莫云等人被指控盗窃的自交系是由单株玉米连续自交多代培育而成的重要基础材料,是选育良种的必要条件,美国拥有多数品种优良的玉米种子,中国因为时间等原因目前还难以达到。
一种自交系需要耗费五到八年的科研时间,成本可达3000万到4000万美元,这一数值相当于大北农一年科研支出的七成。
目前,除饲料外,种业是大北农的第二大业务,以水稻种子、玉米种子为主产品。大北农水稻种子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二。熟知大北农发展的业内人士说,大北农董事长邵根伙一直想在玉米育种方面有所建树,他为此邀请了最好的研发总监、投入了新的销售人才。然而,邵根伙似乎还是着急了点。
7月8日,大北农迫于外界压力,发布公告称,莫云现在已经不是大北农集团工作人员,玉米种业在大北农占比很小。公告虽撇清了莫云与现在的大北农之间的关系,但邵根伙和他一手创建的大北农近20年的风雨历程也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第一眼看到邵根伙,很难让人把眼前的这个人和个人资产上亿元、企业年销售收入十几个亿的大北农集团总裁联系在一起。清瘦的脸庞上,一双深隧而又时时眯起的眼睛让人感觉他的思绪总是在一个别人很难进入的精神世界中遨游,穿着一件浅格子衬衫,说话快而带着明显的南方口音,这完全就是在大学校园里斜挎书包,每天骑着自行车去给学生们讲课的年轻老师的形象。
当你翻阅过这位大北农的创始人的经历时,你会发现他属于思维活跃的那类人,对人、对事都有自己的一套异常清晰的想法,他始终深刻地观察、仔细地鉴别、反复地权衡者人生与事业的平衡点与落脚点。
父亲早逝的邵根伙从小耳闻目染了母亲怎样把自家产的菜、蛋挑到集上,换回几个钱给他买回上学用的笔和本。邵根伙的家族称得上是书香门第,从他外婆那辈算起,全家出了100多个大学生,邵根伙天资聪明、记忆超群,1982年,邵根伙从浙江金华农村考上了浙江农业大学畜牧专业。1986年他大学毕业的时候,正是社会上宣扬“知识贬值、造原子弹不如卖鸡蛋”最严重的时候,他周围的很多同学或选择进入企业,或下海经商、赶潮出国,但邵根伙却选择考取中国农业大学杨胜教授的研究生。由于成绩优秀,他是杨教授门下少有的几个免于复试的研究生,在他考取了中国农大后的第二年,邵根伙又提前攻读博士。在杨教授的指导下,邵根伙翻译了大量英文专业文献,这让他的专业外语水平很快提高。平常邵根伙到杨先生家闲坐,老先生总是先给他很多专业资料,鼓励他不管做什么事情“自我要求必须是一流,要求不到就是二流。”
邵根伙坦言,虽然他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研究生又提前攻读博士学位,但是他对枯燥的读书搞科研并没有兴趣,上学时他也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上大学时,他带着同学倒卖过蜂蜜,小试身手的尝试过经商。读研究生时,他的专业是动物营养学,但是他看到显微镜就觉得头疼。平时他给老师们的印象是自由散漫,还有些不误正业。
在攻读博士期间,杨教授有时让邵根伙到学校附近的养殖场做一些研究课题。他立刻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实用研究。那一阵,邵根伙每天都会从学校去四季青乡的养猪场,一边做项目一边给猪场做技术服务。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还能挣点儿外快。随着时间的推移,请他当顾问的猪场、饲料场越来越多,邵根伙也从读硕士时需要家里寄钱供他读书,到读博士后开始给家里的老母亲寄去一笔笔钱。
在邵根伙顺利完成博士学业、成为中国第一个猪营养博士后,他又做出了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选择。当时搞科研、做教授又重新成为社会上受到追捧的职业,邵根伙的同学都希望毕业后能够留校任教,但邵根伙并不想去挤留校的独木桥,他选择了到远在郊区的北京农学院去当老师。
到北京农学院任教没有多长时间,邵根伙对企业的兴趣又一次显露了出来。
他主动要求承包了学校里的牧场,把老家的侄子接来帮他守摊。牧场里穷的连一部电话都没有,侄子每一次打电话找他,都要走一两里路到和邵根伙一个教研室的陈老师家里去打。邵根伙又要教书,又要管理承包的牧场,时间上常常发生冲突。其他老师免不了经常帮他代课。没过多久,邵根伙“不务正业”的名声传遍了农学院。
在承包学校牧场一年多的时间里,邵根伙也挣到了一万多块钱,于是,他决定扔掉铁饭碗,创办自己的公司,这一次,他的选择又让无数人跌碎眼镜。
艰难创业 多次的成功选择
1993年12月,邵根伙和陈老师两个人拿着两万元钱,在海淀区万泉庄的村里租了两间房,他们的公司就算成立了。两人到工商局注册时,本想给公司起名“北农”,可人家说这个名称已经有人注册了,邵根伙想了想说,我们要做大事业,就叫“大北农”吧。
浙江历来才子汇聚、人才辈出,但邵根伙极力否认自己的“文才”,他说自己文学水平低,文章都写不好。但他从考上大学到创办大北农这一路走来,邵根伙每次的选择都让人难以理解,但每次他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所打拼出的成就后来都被人津津乐道。
邵根伙深知,只有在市场空缺的情况下,才会有机会,他的每一个人生与事业的选择,都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在适当的时候,以一种方式走上舞台,迅速抓住人们的视线。这就可以解释了他为何选择了学农,并成0000了中国第一个养猪博士;他为何以中国农大的高才生的身份去偏远的北京农学院教书;他为何又砸碎农学院的铁饭碗决定下海经商。
1996年,当大北农公司的技术服务事业蒸蒸日上时,邵根伙却决定转制,由开始以与别人合作转向收购、租赁、托管、控股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这使大北农公司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
1998年,当自建、托管的企业都取得了不凡的业绩时,他却在实践中敏锐的感觉到:搞生产型企业不是自己的特长,他又提出企业转型,在全国建立知识型农业服务推广网络;2002年1月,大北农公司在北京建立自己的育种基地,邵根伙又完成了大北农公司从单纯的饲料科技企业向农业科技企业的转型。他的每一个决定在当时似乎都是匪夷所思的,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发展及其事业上的成功却被证明是具有远见的。
大北农成立之时,国内的饲料热已经进入尾声,但是邵根伙养猪博士的背景让他抓住了饲料热的尾巴,邵根伙迅速定位自己的公司,将其放在产业链的上游,通过技术强化产品优势,通过市场固化品牌优势。这样,他就将“尾巴”做成了“牛头”,时至今日,“预混料”依然是大北农的基础产业,是邵根伙和他的公司不断扩大与发展的基础。饲料业务取得了成功,邵根伙又将眼光放在种子业务上,从2007年开始,全资子公司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水稻种子的销售收入位列全国种业企业第二位。
当初邵根伙和他的伙伴手拿两万元、租下两间房创立的公司,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资产上亿元,拥有近5000名员工、40多家生产企业、分公司和1000多个县级科普服务站的农业高科技企业集团、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但邵根伙说,他的目标远远不止于此。当他在稿纸上用图示严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时,透过质朴与随和的表情,你会感到从他身上散发出的隐隐的张力。
曾经有记者问邵根伙做企业“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他说:“大北农公司的新员工上班前先要讨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句话对不对,很多员工开始都说,邵博士你这个观点太唯心,但是往往讨论的结果都会认为这句话是对的。我认为没有远大的目标就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也许,人们可以从中探寻出目前大北农因“窃种事件”遭遇困局的端倪。
在莫云因涉嫌偷玉米种子而被捕的消息传出后,大北农股价当即停牌,这说明此事对大北农负面影响较大,至少在国人及国际公众形象中,减分不少。
作为大北农一直强调的与饲料业并重的种业,“窃种事件”的风波也暴露出大北农在种业研发方面的困局,同时也从侧面证明了材料创制的艰难性和材料对于育种的重要性。企业为了快出品种只能采取各种方式收集育种材料,而在无法通过合作及其他正当手段获取最佳种子优势时,便选择了其他方式来达到目的。
也许,这次“盗种”风波是在农业领域摸爬滚打近20年的邵根伙面临的又一次低谷和挫折。
在过去的时间里,他每一次的决定都在后来被证明了道路的正确性和眼光的独具远见,这一次,人们都在注视着,站在岔路口的邵根伙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