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收获期短、不耐贮存是多数时令水果的共性特点,也是导致滞销卖难的一个主要原因。除了在储藏、运输环节做好保鲜,延长销售期外,水果产后加工环节的同步发展也非常必要。罐头、果汁、果干、果酒等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加工量的扩大,能及时缓解集中上市压力,化解滞销风险,平衡市场供给。水果产业链条的有效延长,一方面能够实现对主产区水果价格的部分“托市”,促进价格稳定;一方面可提高水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新功能,挖掘增收潜力
水果产业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借助其在休闲、教育和审美等方面的新功能,形成新的营销模式,能充分挖掘增收潜力,促进农户增收。因地制宜,将水果采摘园与特色生态园区、乡村旅游等同步建设发展,通过采摘等类似的体验式营销模式,能够节省部分人工和运输费用,获得较高的水果销售价格;同时餐饮、旅游等周边服务产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增加收入。
开发新工具,规避价格风险
农产品价格保险是国内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创新性金融工具,在生猪和蔬菜市场市场价格风险规避上已开展试点和应用。与传统的种植业保险相比,价格指数保险将农产品价格作为保险标的,事先约定的“价格”或“价格指数”作为是否出险和赔付的依据。时令水果上市期相对集中、贮存期短、价格涨跌频率高,产品特性和价格波动规律决定其比较适合开展价格保险,如能纳入价格保险范围,在价格大幅跌落时能部分减少农户的经济损失,并稳定水果的生产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