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袁隆平等荣获“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2014-05-08   来源:三农直通车   

  “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推评活动近日在京揭晓,袁隆平、李振声、李登海、郭三堆、张海银、傅廷栋、方智远、谢华安、程相文、程顺和等10人获得“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殊荣。10位功勋人物同时向全国种业界发出关于“发扬种业精神,建设种业强国”的倡议。

袁隆平等荣获“中国种业十大功勋人物”

  这10位功勋人物是在各省推荐、初选并进行网络公示和网上投票的基础上,由农业行政、科研教学、技术推广、企业代表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推评委员会,按照严格的投票规则,并在投票前对候选人事迹进行充分讨论后,经过公开公正透明的程序产生的。推选出的10位功勋人物具有广泛的行业代表性,是在种业育、繁、推领域贡献突出、事迹感人、知名度高、具有首创精神的种业界杰出典型。其中,既包括袁隆平、李振声等蜚声国内外的“院士”育种家,也包括程相文、程顺和等扎根基层科研院所的“草根”育种家,还包括李登海、张海银等民族种业产业化的先行者。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总结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种业发展中成就突出的人物,弘扬中国种业人“执著梦想、合作创新、奉献种业、强国富民”的精神,激励和引领更多的有志之士热爱种业、投身种业、支持种业的发展,为实现民族种业强国梦增添正能量,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

  袁隆平

  1970年11月,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在海南南红农场的沼泽里发现了1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以此为突破口,袁隆平先后攻克了提高雄性不育率、“三系”配套、育性稳定、杂交优势、繁殖制种“五道难关”。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推广面积208万亩,产量比常规稻增产20%——袁隆平成为世界上将水稻杂种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第一人,被誉为“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李振声

  他被称为“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育成小麦和牧草远缘杂交新品种“小偃6号”,创建了蓝粒单体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并建立了快速选育小麦异代换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合作,开展了提高小麦个体和群体的光合效率以及光合作用产物的优化分配研究;筹划参与“渤海粮仓”项目,分离出耐盐小偃麦新品系。

  李登海

  先后育出了具有高配合力的30多个紧凑型玉米骨干自交系,由他亲自主持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有50个通过国家审定或省级审定。与其他农业科学家不同的是,李登海自力更生创办了国内第一家育繁推一体化的民营种子企业——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科研院所不同的是,他创建的杂交玉米研究院花的不是国家财政的钱,多年来都是自己拿钱搞科研攻关。

  郭三堆

  “中国抗虫棉之父”、中国农科院研究员。1993年底,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品种,首次培育出中国转基因棉花植株,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抗虫棉的国家。到2012年,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全国植棉总面积的80%以上,其中国产抗虫棉种植面积已占全国抗虫棉种植总面积的95%以上,累计为棉农增收节支900亿多元。

  张海银

  现任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顾问、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理事长。他亲手缔造了“丰乐种业”、“荃银种业”两家中国民族种业上市公司。其中,1997年4月16日在深交所上市的丰乐种业股份公司,是当时全国2700多家种子公司中第一家上市公司,被誉为“中国种业第一股”。今年8月,他以个人名义捐资500万元成立“安徽张海银种业基金会”,为民族种业发展再献爱心。

  傅廷栋

  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遗传育种学家。1972年,发现油菜雄性不育变异株,揭开了国际“甘蓝型油菜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PolCMS)研究”的序幕。PolCMS被认为是国际上“第一个有实用价值的油菜雄性不育类型”。在国际杂交油菜应用的第一个十年(1985~1994),加、澳、中、印及丹麦等国只审定(注册)了22个油菜三系杂交种,其中13个是利用波里马雄性不育材料育成的杂种。

  方智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蔬菜遗传育种专家。1973年,他和课题组在国内率先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途径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品种“京丰一号”,从而结束了我国甘蓝新品种长期完全依靠从国外引进的被动局面。1985年,国内首批甘蓝抗病品种“中甘8号”、“中甘9号”和第二代春早熟甘蓝新品种“中甘11号”、第三代春早熟甘蓝新品种“8398”在方智远的主持下相继培育成功。

  谢华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他带领团队创制出20世纪中国杂交水稻组合配制中应用最广、持续应用时间最长、效益最显著的恢复系“明恢63”,改变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长期从国外引进恢复系的局面;选育出“汕优63”,克服了第一代杂交水稻不抗稻瘟病的致命缺陷,令几乎陷入绝境的中国杂交稻“柳暗花明”;推广再生稻技术,让一季水稻种出两季的产量。

  程相文

  玉米育种专家、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院长。先后选育出12个国家和省审定玉米品种,其中“浚单18”、“浚单20”被农业部列为国家重点示范推广玉米新品种和全国玉米优势产区主推品种。“浚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3亿多亩,在2005~2010年5次创造15亩夏玉米超高产攻关田、100亩夏玉米高产攻关田、1万亩夏玉米高产示范方的国内同面积最高单产纪录。

  程顺和

  中国工程院院士、小麦育种专家。参与育成的“扬麦3号”、“扬麦4号”,成熟早,产量高,成了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四次大面积更换的主体品种。主持完成的“扬麦5号”,使小麦单产迈上一个新台阶,直接促使整个长江下游小麦品种第五次大面积更换。主持完成的“扬麦158”初步解决了世界小麦育种中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难题,成为上世纪末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0-137936-1.html

标签:人物 十大 种业 荣获 中国 平等

上一篇:两万鸭子暴毙原因不明 死鸭数量仍在增
下一篇:第二批全国杰出农村实用人才项目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