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逆差无碍粮食安全
NBD:我国2011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农产品最大进口国,目前国内农业也感受到来自国外廉价农产品的冲击,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牛盾:去年我国进口的农产品贸易额是1100多亿美元,出口大概600多亿美元。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处于逆差状态,大概是500多亿美元。
我们希望促进农产品的贸易和发展,有利于我国有竞争力的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我国目前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有水产品等,进口比较多的是国外的大豆产品、食用油和棉花等。我们也进口了一部分粮食,包括玉米、小麦还有大米等。通过农产品贸易,为国内和国外的农产品贸易健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说到冲击,还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实际上是一种大国效应。我国进口的农产品,无论是哪个品种,其进口量在世界农产品贸易市场上,都是多的,但是进口到国内以后,跟我国的各类农产品总量相比,却是一个很小的比例。
去年我国进口了大约1400万吨粮食,这个量在世界贸易市场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这个数量只占我国谷物生产总量的不到3%,现在我国的谷物生产自给率是97%,掌控的粮食自给、粮食安全的底线是95%。所以我们讲,要保证谷物基本安全,口粮绝对安全。
NBD:国外一些农产品价格比国内要低很多,比如棉花等,给我国相关产业造成冲击,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牛盾:今后在贸易自由化,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国内的粮食安全,保证国内民族产业的安全,保证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我们会掌控好这个度的。
粮食安全不仅为了保证一个国家城乡居民的温饱,同时也是维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如果粮食安全我们自己不能保证,那是十分危险的。
除了粮食之外,我国的棉花、油料、蔬菜、水果,还有畜产品、水产品都有大幅度提升,很多产品在世界上的总产量都是名列世界第一,而且还不是偶尔一年两年的名列第一,可能是十年、二十年名列第一。
NBD:国外对我国进口农产品有没有一些表态?
牛盾:我国在入世的时候,经过谈判,建立了一个农产品进口的关税配额管理机制,这个机制中,我们大概对七、八种粮食进行配额,包括玉米、小麦、大米、棉花、糖料和羊毛毛条等。这些关税配额管理的机制,我们向WTO表示的是,我们国家,我们的市场,可以有这些关税配额的进口的机会,到现在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
现在有些国家,特别包括美欧,他们说,关税配额的数量,中国必须完成,这是你的义务。
这和我们入世所做的承诺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都有法律文本的记载。在关税配额管理机制当中,我们是严格遵守WTO的规则。
不会大量进口低价农产品
NBD:市场行为中,我们发现有一些行业倾向进口国外产品,因为比较便宜。而且现在关税配额机制也开始受到国外甚至国内有些人的质疑,您怎么看?
牛盾:关税配额机制在中国不能受到挑战。入世时我们就讲,我国是WTO的新成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民群体还很多,农产品关系到中国的国计民生,它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有一定的调控能力和手段,我想明确表态的是,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机制,不能改变不能挑战,这样的机制不能废除。
我们也不会大量进口比国内农产品价格低得多的国外农产品到国内来,因为这样做,肯定会对国内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打压,农业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农业民族产业的发展会受到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这样做。
但是,这是一个矛盾,市场机制这样一种价格的倒挂,那么无论是企业也好,市场经济主体也好,市场经济人也好,都是逐利的,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所以就要进口价格低的农产品在国内销售,可以赚一个价格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关税配额制度来调控,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下一步将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制定对农业有利的政策,进行对农业有利的社会服务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降低我国农产品的成本,提高竞争力,这是一个方向,也只有这样做下去,国内国际农产品价格倒挂的问题才能解决。
NBD:除进口外,外资进入我国农业产业的加工、销售环节也让公众担心,这方面主管部门有何应对措施?
牛盾:对外资的引进和利用,应多引进科学技术加以利用,但绝不能让它形成垄断,绝不能让它控制住民族产业的主导权。
不管哪个国家,外资进入本国以后,如果变成垄断或者有可能造成威胁,哪个国家都会进行调控,这方面我们对政府还是很有信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