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紫阳县三年完成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4万人
2014-02-21   来源:新农资360网   

   初春的陕西紫阳艳阳高照、清风气爽,走进安康市紫阳县115个避灾移民搬迁工程安置点,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塔吊高耸入云,车辆往来如梭,机器轰鸣如雷,工人挥汗如雨,村民们正在加紧建设美丽新家园。
    在茶乡大地,移民村庄星罗棋布,移民新居拔地而起,整齐的房屋,合理的布局以及公路、农电、供水、通讯等配套设施,创造了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移民小区里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生机与活力,老百姓感受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变化,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期待。这得益于该县三年前实施的陕南避灾移民搬迁工程。
一直以来,镶嵌在大巴山群山褶皱里的紫阳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广大群众长期居住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地质条件极差,山体稳定性脆弱,极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据长安大学调查统计,全县地质隐患点高达1201处,涉及6万余人。每到汛期,各级政府和当地民众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一遇下雨,群众就得转移,整个汛期都要重复着这种辗转奔波的生活。
   四年前的2010年,紫阳县“7.18”洪涝灾害受灾人口高达22.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3亿元。面对自然条件恶劣的现实,移民搬迁异地安置,无疑是加快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举措。避灾移民搬迁成了老百姓心中最大的期盼!
   该县焕古镇大连村是“7.18”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地方之一,那场突如其来的洪灾几乎将大连村夷为平地,致使该村大部分房屋摧毁和损坏。林厚华以前是焕古镇大连村二组的村民,他告诉我们,搬迁以前,一到下雨天就担惊受怕,如今碰上了陕南移民搬迁的好政策,全村乡亲都搬进新居,如今加上社区服务站的配套建立,安置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绿化、亮化到位,居委会、卫生室等公共服务机构健全,一点都不比城里差。
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在2011年启动了陕南避灾移民大搬迁,使像林厚华一样的紫阳13万群众的理想成了现实。按照省市总体部署,紫阳县积极行动,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有条不紊。并结合县情实际,将移民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扶贫开发相结合,同步做好移民建房、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再困难也要始终拨响“民生算盘”,把能用的钱最大限度地用到老百姓身上,这是紫阳县政府对老百姓的承诺。然而,如何确保十几万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一个摆在紫阳县委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
   对此,紫阳县坚持“农民自愿、先易后难、突出重点、鼓励探索”四条基本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从搬迁和安置难度小的地方开始实施,不搞盲目铺开、同步推进,鼓励探索移民安置新途径、新方式,不搞统一模式、一刀切。结合紫阳实际,县委县政府反复论证酝酿出台了《紫阳县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方案》,安排部署了今后5年和10年的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制定了总体规划,提出了“梯次搬迁、统筹城乡”和“富裕户进县城,中等户进集镇、一般户住社区、困难户靠保障”的搬迁工作思路。
   陈从田以前住在紫阳县东木镇月桂村六组的深山里,交通闭塞,难以发展,买个油盐酱醋都要到几公里外的山脚下,收入仅靠妻子外出打工维持生计。自移民搬迁到镇上后,夫妻俩运用打工所学技术,丈夫在镇上承包工程,妻子自己做起了小生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过的有滋有味。陈从田的故事就是紫阳4万移民大军的幸福缩影。
   三年来,紫阳县按照“试点示范、积累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思路,重点抓好蒿坪镇双星村、双桥镇兰家坪、高桥镇裴坝村、焕古镇大连村等10个安置规模较大、建设标准较高、示范作用较强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创造经验、典型引路,加快推进全县移民搬迁安置建设步伐。
   同时,紫阳县还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结合全县大力实施的万亩茶园、千头畜牧养殖产业、万亩烤烟等经济产业项目,引导各移民户因地制宜发展山林经济、魔芋厚朴、设施蔬菜等产业,在移民安置区建成了规模化示范园区,有效解决了移民户转移就业问题。还依托富硒品牌资源优势,狠抓农产品深加工和旅游配套服务项目建设,优先安排搬迁群众参加“雨露计划”、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等,不断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等条件,增加公益性岗位、加强就业指导,努力实现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截止2013年底,紫阳县累计避灾移民搬迁10637户40421人,建设了115个集中安置小区,近4万农村居民进城入镇。一个富裕、生态、秀美、和谐、幸福新紫阳正在秦巴陕南不断崛起。
(紫阳县委宣传部 唐波)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0-130122-1.html

标签:紫阳县 扶贫 移民搬迁

上一篇:中国新生民工占总量70% 融入城市愿望强烈
下一篇:我国为农民工构建“十有”公共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