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马年刚破五,安徽省安庆市海口镇南埂村的种田“老把式”柏和就已经闲不住了。一整天,他都在忙着给自家的越冬小麦施肥。“要保证收成,这些弱苗不催点肥可不行。”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年还没过完,全国的春耕备耕已经如火如荼。农业部在初九就召开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布置春耕生产。全国冬小麦今年播种面积比上年增加100多万亩,冬油菜增加95万亩。越冬前全国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5.6%,比近10年平均值高5个百分点,苗情长势较好。
苗情也要“微观调控”
弱苗补壮,旺苗“蹲”住
农谚讲,“麦无二旺,前不旺后旺。”
同全国许多冬小麦区的农民一样 ,柏和面临的问题是,小麦冬前个体偏弱。促弱转旺,是柏和要抓紧的事情。
尽管整体苗情长势较好,但“弱苗”现象在全国还是比较普遍。目前,河南中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江等地因旱或前茬收获推迟,800万亩小麦冬前生长量不够。河南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说,现在,郑州、洛阳、许昌等地因旱播种偏晚田块,冬前群体偏少。
对“弱苗”,要强化肥水调控,促进苗情转化升级。一方面要以“早管”促早发。返青期是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构建合理群体的关键时期。今年春脖子短、农时紧,要抓住春季气温回暖的时机,早施返青肥、早浇返青水,促进早分蘖、多分蘖。另一方面要以“强管”育壮苗。对群体不足、苗小苗弱的麦田,浇好返青水,施足返青肥,肥水齐攻,促进小分蘖,巩固大分蘖,构建合理群体。
农谚又讲,“麦无二旺,前旺后不旺。”
今年旺苗比例偏大是主要问题。据农业部农情调度,黄淮等部分地区早播麦因播后温度偏高,有1000多万亩小麦出现旺长,群体过大。以河南为例,年前,周口、驻马店、南阳等地抢墒播种、播量偏大地块,旺长趋势明显。目前,全省旺长苗218万亩,比上年多120万亩。
怎么办?要以水肥控旺,实现“蹲苗”。对土壤墒情适宜、未出现脱肥的田块,适当推迟春季肥水施用,巩固冬分蘖,控制春分蘖,防止群体过大。还要以镇压控旺,实现“蹲苗”。镇压技术,对控制旺长效果明显。
“春争日,夏争时。”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表示,针对旺弱并存,苗情复杂的局面,要因地、因苗、因墒、因肥,分类开展麦田管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苗情也要“微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