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热点新闻 > 正文

国土部已形成土地改革框架建议
2014-02-13   来源:华夏时报   

  农地改革位列首位 

  新年刚过,负责土地宏调的国土部便开始落实“土地改革”具体工作,包括起草备受外界关注的“农地入市”指导意见。 

  “此前多是说说而已,但现在需要的是把这个难啃的骨头啃了。”国土部一位内部人士2月11日向本报记者证实,今年国土部首推农地改革,研究起草“农地入市”的文件,被提上国土部工作的重要议程。 

  这不是空穴来风。“中央已经明确深化国土资源领域改革的方向,要引导和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国土部副部长徐德明在年初召开“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上如是透露。徐德明说,国土部要选好试点,积极稳妥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而在徐德明的阐述中,重点领域的重要一部分就是“农地”。 

  “这表明农地入市拉开帷幕。”上述国土部人士说,要规范农地入市,首先要研究出台农地入市的“出让、租赁、入股”的具体措施。记者查阅国土部部长和相关文件显示,农地改革内容涉及三大部分,即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引导和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在规范农地入市上,徐德明的表态让人记忆犹新。他说,国土部为此明确了“修法立法”的几大主题:一是要加强与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的协调配合,做好《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二是研究起草不动产登记、集体土地征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国家土地督察等行政法规。 

  而记者采访获悉,自去年9月开始,国土部内部便成立专题研究小组,谋划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向。有媒体随后称,国土部门已形成关于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的框架建议,在完善改革土地制度的过程中,与补偿相关的征地制度改革是最大难题。 

  “新一轮土地改革的核心,是如何打破土地二元结构限制。”北京市京鼎律师事务所律师杜兆勇说。据他介绍,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土地所有权归属分两类:一是全民所有制,即国有土地;二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主要指农村集体土地。 

  “除重新修订《土地管理法》外,还需要立即制定《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指导意见》等。”杜兆勇认为,未来农地征补过程中,农民不仅有望获得较高的补偿收益,还可以逐步成为农地入市的交易主体。“没有法律的约束,恐怕是不现实的。”杜兆勇说。 

  杜兆勇还认为,目前既要制度创新推动农村土地资源的流转,又要给农民公共政策阳光。杜兆勇提供的材料显示,农地改革的难点在于,实际上农民主体地位被架空,政府和农民之间价格谈不拢,往往引发剧烈的社会冲突,农民意见很大。“不管是否出于公共利益需要征收土地,如果敢于给农民主体地位,那么农民土地征收会是多赢的结局,反之亦然。”杜兆勇说,土地改革方向有了,但具体的尺度很难拿捏。 

  而其他部委也在今年的工作会上慷慨陈辞,如将征地制度改革列为国土部、农业部等部门2014年改革工作的重点内容。黄小虎表示,从中央到部委的表态看,土改的基调是以稳健为主,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要警惕农民权益边缘化。 

  在土改上,一号文件的表述还是相对“保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解读一号文件时强调,土地制度改革“要守住底线,试点先行”。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50-129587-1.html

标签:建议 框架 土地改革 形成 国土部

上一篇:广州养鸡场4000活鸡暴死续:已排除H7N9感染
下一篇:政策转向 我国奶牛养殖重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