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消息 隶属于国家发改委的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日前在浙江宁波表示,目前的生态城市规划主要是被当地政府官员主观决定的,并不符合生态链,是打着生态的旗号在破坏生态。
李铁对绿色低碳有三种认识:一是绿色的视觉效果,二是城市地理规划以环境为主题,三则是在宏观上合理配置资源。他认为生态建设最重要的是合理配置资源,但是现在很多小城市更多地在追求植被覆盖率这样的视觉效果。例如在一个四周都是森林的黑龙江小城市,居民只有1万多人,但是建了一个500亩的广场公园,形成资源浪费。
他还提到很多城市为实现卫生城建设,增加了大批的湿地,沿河塑造生态森林,导致空间扩大和资源配置不合理。另外,很多北方大城市比如西安,不考虑城市水资源条件去建设人工湖,导致资源环境与绿色现实经济活动形成极大反差。
李铁说,这些都是由中国官员错误的生态观念带来的。全国中小城市产业发展的核心还在工业上,并未调整过来,土地利用粗放,再加上招商引资的财政压力和城市发展单一的开发商模式,导致官员对生态的认识不清,存在大量的政治投机行为。
李铁解释,官员凭借主观决策权力,打造他们认为的生态城市,但实际上他们预设的这个城市形态并不是居民需要的,不是保护反而是破坏生态。比如小镇上有一条很窄的街道,市场很繁荣,后来被长官看到,嫌弃它太破太乱,拆迁重建成宽敞的街道。结果拆迁成本分摊到商店的房租里,商店东西贵了,居民买不起了,顾客少了,原来生态延续的链条断了。
他反思,奉化的生态,看起来是生态,但事实上像环城路线绿化带这种建设并未真正带来生态的效果,仅仅是地理专家设的理想化的形势,不一定考虑到人的实际需求。
要建设生态城市发展道路,李铁表示,官员要首先排除利益观念,并深刻认知生态的重要性,树立新型的城市发展观。他提醒,需要在各种环境上遏制政府的短期行为,遏制政府强烈的利益中心论,官员要认识到城市生态不可能在一个任期内改变,只能在一任内达到一个基础。
另外,李铁建议政府放权,给县镇一级更多的自主权,或者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尝试县辖市。但前提是,中小城市要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清洁能源,并且不走大规模土地开发模式,转向发展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