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期在鲁豫赣鄂陕渝等省市的农业主产区调研了解到,受困于农业“非税”“非政绩”的产业特征,这些地区抓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普遍不高,陷入“背着包袱抓农业,抓完农业包袱重”的尴尬,农业干部稳粮“心难安”。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将农业转变为“虚拟税收产业”,并采取差异化考核,充分调动主产区抓农业的积极性。
一、“农业县是经济落后和财政穷困的代名词”?
万载县是江西省粮食主产区,尽管近年来有机农业发展良好,但当地依然无法摆脱“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农业大县“标准像”。据万载县财政局统计,2012年当地可用财力为8亿元,人均财政收入位列宜春市10县市区倒数第一。“全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加上机关单位的运行开支,8亿基本属于保吃饭的刚性支出,是典型的温饱财政。”万载县财政局会计核算中心主任曾东升说。
粮食连年丰,GDP和财政收入却不见增长。数据显不出,领导看不到,是在多省粮食主产区农业干部的普遍心结。依靠上级拨款的单一资金渠道,远远不能满足粮食主产区建设的需要。同时,在部分传统农区,农业部门沦为事实上的“二线部门”。在各地“招商引资打头、资金项目挂帅”的发展思路下,领导对农业不够重视、施政重点不在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农业大县急于甩掉“农帽”。
“虽是粮食主产省,可现在许多干部是‘谈工业、招商、拆迁大半天,谈农业只需一支烟的工夫,主要领导的心思根本不在农业。”一个中部省份农业部门一位负责同志说。山东省胶州市、陕西省华县等多个粮食主产地2013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上项目”“抓招商”“推进城镇化建设”等字眼频频出现,而涉及农业部分的比重都不大,个别地方对农业工作甚至“一笔带过”。
江西省一位地方农业局局长说,“各级地方政府沉迷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这两项可以产生巨量GDP和税收,但普遍轻视农业现代化,因为既不产生税收也不出政绩。现在有种说法,‘一个农业县如果10年后还是农业县,说明领导能力不行,是经济落后和财政穷困的代名词’。”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教授贺东航表示,当前农业发展存在典型的“中央惠农、地方不顾农”现象,各地普遍推行注重经济总量的考核标准,农业大县无翻身之日,极大地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农业的“隐性产业”特征造成一些地方农业干部“被边缘化”趋势愈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三农干部“人心思走”,努力流向工业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