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的时间已经确定,或将于12月中上旬召开。”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
备受关注的城镇化规划几经更名,起初名为《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后改为《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最后定名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下称《规划》)。该《规划》明确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规划期至2020年。
一位接近规划起草组的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规划》初步提出了城镇化发展的目标:城镇化水平将稳步提高,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同时,《规划》也初步提出,在空间上,“两横三纵”的城市化格局基本形成。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美,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大幅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显著增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生分析称,过去的造城运动是计划思维的结果,在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把政府的位置摆正,城镇化背后的驱动力不是政府,而是一个市场,大、中、小城镇的结构是由市场驱动的。
“《规划》的另一个目标是促进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要促使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财政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阻碍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障碍基本消除。”前述接近规划起草组的专家透露。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规划》可能对上述体制机制改革提出一些原则性的说法,具体的落实还需要国家发改委及其他相关部委出台配套政策,以确保《规划》落地。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目标是2020年建成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对城镇化来讲,首先是主体多元化。”在此前举行的城市中国计划2013年度论坛上,中财办副主任杨伟民曾公开表示,过去的城镇化主体主要是城市政府,甚至很多建筑、城市的风貌留下了城市市长个人的印记。而现在居民市民都应该参与到城镇化的过程中。
杨伟民表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政府只负责编制规划、提供公共服务、建设好基础设施和保护环境,剩下的事情应交给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