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一要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这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重要的环节。二要加强粮食流通能力建设。加快发展以散装、散卸、散存和散运为特征的“四散化”粮食现代物流体系,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三要加强粮食市场调控能力建设。创新粮食市场调控方式,用价格信号引导粮食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四要加强利用国际市场的能力建设。积极主动利用国际市场国外资源是大势所趋。五要倡导科学节约用粮。提高粮食综合利用效率。加强节粮宣传教育,倡导科学饮食,减少餐饮浪费。
“第一粮仓”改革
事关粮食安全
黑龙江省现有耕地超过两亿亩,是中国粮食产出量、商品量第一大省,有“第一粮仓”的美誉,去年粮食总产达到1152.3亿斤,位居全国首位。全省人均耕地和农民人均经营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盛产大豆、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水稻全部是国内稀有的优质粳稻,大豆全部是非转基因大豆。
2007年以来,黑龙江省不断加强水土治理和土地整理,五年间两市作物种植面积增加4407万亩;水利建设投资也连年大幅增长,2007-2009年连续三年实现翻番,摆脱了“望天收”的局面;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贡献率每年至少增长一个百分点,科技贡献率超全国平均水平九个百分点,全省三分之一的耕地建成了高产田;另外,黑龙江省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增幅位居全国第一,机械化整体水平超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大水利、大科技、大农机,黑龙江省已经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的领跑者。
今年4月,国务院部署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确定黑龙江省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此后原则同意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今年8月,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确定第一产粮大省黑龙江全面启动中国首个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全国农村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趟路子”。
11月4日至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黑龙江同江、抚远、哈尔滨等地考察。考察中,李克强详细了解改革进展包括整合涉农资金使用、健全重点水利工程规划实施机制等情况,与干部群众探讨破解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矛盾。他说,农村改革又到了新的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还得靠改革。要着力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在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探索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此为龙头,配套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并带动金融和保险(放心保)更好地支持服务农业。
专家指出,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项全新的任务,要结合实际大胆实践,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不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培育壮大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就难以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要求。改革要取得成功,既要梳理近年来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还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三农资讯,全球视野,去塞求通
http://www.gdcct.gov.cn/politics/
>>>三农财经,了解农业经济和农产品市场行情
http://www.gdcct.gov.cn/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