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中小药企或迎集中倒闭潮 产品老化少人问
2011-09-26   来源:中国农药网   

  “我不想让厂子死在自己手上。”张从德说出这句话时,显得有些悲凉。自1992年建厂以来,安徽省皖西益农农化厂(简称皖西农化厂)已经走过20个年头。作为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它曾盛极一时,2008年,单草甘膦产值就达1.2亿元。

  如今,昔日辉煌已成过眼云烟。只是没想到,没落来得如此之快,才短短三年时间,“掌舵人”张从德就要为这个厂的生存问题忧心忡忡。他已经预感到,以自己的经验,现有的管理水平,等待这个厂的命运只有一个倒闭。日前,张从德被迫将厂子公开“挂牌转让”,希望能找到行业中的强者接手。

  近两年,面临和皖西农化厂类似遭遇的,还有天津、河北、四川、湖南、江西等地多家农药企业。它们都在相关行业网站和论坛上,发出转让声明或公告。近年来,农药企业间并购重组多有发生,但如此集中公开“兜售”并不多见。在不少行业人士眼里,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甚至有人预测,就在这两年,国内众多中小农药企业将集中倒闭。

  多家企业公开找“婆家”

  17个农药登记证,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配套的设备、厂房、土地,皖西农化厂的家底不算寒碜,仅登记证这一笔无形资产就价值数百万元。按行业人士估算,现在申请一个农药登记证,需耗时2年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环境评估等,成本至少50万元。

  但张从德开出的价码却非常“优惠”转让无形资产,只要开价600万元及以上,均可以谈。如果算上厂房、设备整体转让,则需1000万元以上。

  巧合的是,同样有意转让其无形资产的天津市大安农药(简称大安农药厂)有限公司开出的价码也是600万元。该公司建于1984年,注册资金504万元,同样是定点农药生产企业,目前拥有5个农药正式登记证和1个临时登记证。

  理论上,对于有意进入农药行业的投资者或希望扩大规模的农药企业而言,收购这类企业无疑是不错的选择,上述价格被认为很便宜。因为,目前投资新建一个农药企业,按照有关农药产业政策,新农药企业核准注册资金最低要求提高到:原药企业5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制剂(加工、复配,包括鼠药、卫生用药)企业3000万元,投资规模不低于2000万元。这还不包含土地使用费,这无疑是一个难以逾越门槛。

  阴差阳错,河北省吴桥农药有限公司(简称吴桥农药厂)正面临着政策带来的困境。该公司负责人夏经理向南方农村报记者介绍,自新农药产业政策出台后,各地方政府开始对农药生产企业进行准入管理,并规划相应工业园区。作为原药生产企业,他去年投资3000万元,并搬到工业园区,但万万没想到,国家对企业搬迁视同新开办农药厂,实行准入管理。由于靠近首都、污染大,工业园区将原药企业最低投资额提高到8000万元。这样一来,他要再追加5000万元投资。

  作为一家年利润在800-1000万元的农药企业,5000万元的投资对他来说过于庞大。不得已,他希望通过转让股权引进投资。

  小药企身陷多重困境

  南方农村报记者曾以行业人士身份与大安农药厂交流,其负责人透露,在农药行业做了20多年,最近几年,经营环境越来越恶劣,感觉农药行业并没有太大的发展前景,不想再继续做下去。

  这些看法基本反映众多中小农药企业面临的境遇。自2008年以来,农药行业持续低迷,今年更被不少行业人士称为连续“第四个小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不少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亏损或利润下降,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可想而知。

  但该负责人还认为,国家产业政策就是要“消灭”小企业,扶持大企业,将来小企业会越来越吃亏。事实也的确如此,根据《农药产业政策》以及农药行业“十二五”规划要求,到2015年,农药企业数量减少30%,国内排名前20位的农药企业集团的销售额达到全国总销售额的50%以上。并且,对环保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农药企业用于污染物排放的治理费用大幅增加。以草甘膦为例,用于处理高浓度废液和其他污染物的成本费用从2009年的6000-7000元/吨上升到10000元/吨以上。

  目前,国内农药生产企业大约有2000多家,这也意味着,在政策导向下,众多小企业在未来市场上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指出,目前国家紧缩的货币政策也是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的原因之一。“今年通胀严重,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市场销售又不理想,资金没法回笼,加上融资困难,导致现在没钱做事。”上述负责人诉苦,目前企业已经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以往公司年销售收入为800多万元,年盈利仅有100多万元,“希望转让无形资产,用资金去做其他业务。”对此,张从德也感触颇深。虽然拥有17个正式登记证,但无形资产不能抵押,“贷款难,非常缺乏周转资金。”

  产品老化少人问津

  有业内人士将上述企业归结为:产品老化、设备老化、观念落后,政策抛弃,前景难料。

  据了解,虽然无形资产价值不菲,但这些企业的“求收购”之路并不顺利。如皖西农化厂开价如此之低,竟然也找不到“意中人”。张从德介绍,任何收购方式都可以谈,收购、合资、租用都可以,但同行大多自有厂房,以不要厂房为由趁机压价;外行人由于不了解行情,也拼命压低价格,所以价格一直谈不拢。夏经理介绍,他曾主动联系几家大公司,但对方并无兴趣。

  “不在乎哪种收购或合作方式,关键要看收购者是不是农资行业的人。”大安农药厂负责人明确表示,在农药行业这么多年,非常有感情,不想厂子死在自己手上。“如果收购者并非行业中人,我想他肯定经营不好,厂子在他手里一样会死掉。现在就是要找行业中的强者,跟他们合作。”夏经理也表示,买断经营或者参股都行,只要找到合适的买家,公司原来的股东只保留20%股份都可以。

  事实上,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最理想莫过于投入上市企业或知名外企怀抱。“我们现在正和德国拜耳谈,看能否成为他们的供应商。”夏经理介绍。

  但是,在华星化工营销总监尹本友看来,这些企业难以卖出去,最主要的因素是他们的产品普遍缺乏竞争力,同质化严重,不少品种濒临淘汰。

  在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发现,如吴桥农药厂的“马拉硫磷”,国内含有该成分的登记证多达413个;大安农药厂的“多菌灵”,含有该成分的登记证多达860个,几乎每个产品都存在众多厂家和大量产能。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的剂型多为乳油、可湿性粉剂,对环境危害大,且国家农药产业政策明确规定,未来这些剂型将被淘汰。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9-19398-1.html

标签:农药 行情分析 老化 产品 倒闭潮 集中 中小

上一篇:国产杀虫剂陷入低谷
下一篇:黄磷市场价格升势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