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环境友好型农药乳油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就农药乳油的发展方向,农药乳油中高毒助剂苯、甲苯以及二甲苯等芳烃有机溶剂的替代,环境友好型农药乳油中新型有机溶剂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以及农药乳油中有害溶剂限量(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有关乳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未来乳油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副所长顾宝根介绍,目前我国登记的农药中,有9201种乳油登记在案,按照2000家农药企业计算,每个企业乳油剂型有四五种,乳油的比例很大。长期以来,乳油制剂因具有生产工艺简单、制剂稳定、使用方便、药效好等优点,成为农药主要剂型之一。即使在水性化制剂高度发展的欧美国家,其仍有25%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在我国,乳油剂型仍占当前农药制剂使用量的50%,约100万吨,年使用溶剂约30万~40万吨,绝大部分是苯、甲苯、二甲苯类轻芳烃溶剂。轻芳烃溶剂大量使用所造成的各种健康和环境问题备受关注,我国也在寻找轻芳烃溶剂的替代品。
顾宝根表示,随着政策和市场的变化,2008~2010年,我国环境友好型剂型明显增加,新增水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微囊悬浮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产品3000多个,数量超1982~2007年的总和。由于农药乳油产品中二甲苯等溶剂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倡导企业限制二甲苯等有害溶剂用量,使用更加环保的矿物油、天然溶剂松节油、生物柴油等充当溶剂。但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罗海章表示,鉴于我国国情,在削减高毒溶剂乳油生产的同时,应该加速对老剂型的改造和新型环保型农药乳油剂型的开发。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陈福良副研究员认为,鉴于高毒溶剂和助剂的安全性,中国农药乳油应该尽快找出环境友好型替代品来取代二甲苯等芳烃类挥发性溶剂。取代工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发展环境友好乳油、发展高浓度乳油、发展水基化制剂。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功能助剂研发中心张宗俭介绍说,目前已有植物源绿色溶剂(植物油及其改性植物油、环氧大豆油、松树油、麻风树油、生物柴油等)、石油裂解类苯类替代溶剂(溶剂油、矿物油、液体石蜡油、煤油等)、煤焦油裂解产物(石脑油等)以及合成绿色溶剂产品(碳酸二甲酯、天然气制油产生的副产基础油)等溶剂可以作为苯类溶剂替代品,用于乳油、水乳、微乳等产品的溶剂,结合新型乳剂特点,开发出双子吡咯烷酮增溶剂,以提高溶剂的溶解性和乳油的稳定性能。另外,大部分乳油产品的有效成分,可以开发成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等其他环保剂型。张宗俭表示,随着农药产品向高效、安全、环保且经济的方向发展,水基化、固态化、颗粒化、缓释型和多功能复合型农药制剂的开发日益受到生产和使用者的青睐。一些新的剂型以及加工方法、助剂和溶剂产品会不断开发应用,苯类溶剂的限制使用必将为农药剂型加工和制剂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吴学民介绍说,矿物油溶剂solvesso100、solvesso15油酸甲酯、脂肪酸甲酯和大豆油,用作农药溶剂能满足低挥发性、无药害和无毒性的要求,但对多数农药溶解度则较低。而桉叶素和乙酸仲丁酯综合来看是较好的溶剂。乙酸仲丁酯作为一种环保溶剂,对部分农药也有较好的溶解度且毒性较低,可尝试在农药行业中应用。传统农药溶剂有大量表面活性剂与之匹配。根据新型溶剂研制相关的表面活性剂将成为以后研究的重点。
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公司的卢忠利告诉记者:国内乳油等传统剂型,正在被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等新型环保剂型代替。这两类环保剂型的性能与分散剂的选择也有密切的关系,目前所使用的分散剂主要有三大类:一是聚羧酸盐类分散剂,二是萘磺酸盐类分散剂,三是木质素类分散剂。加速新型专业分散剂的开发和应用,对环保剂型的开发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科技部政策法规司的张杰军说:“农药企业必须通过创新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有关部门将从三方面着手,鼓励企业创新。首先是制度方面,2008年《反垄断法》颁布实施,以及《中小企业促进法》、《物权法》、《合伙企业法》等一系列完善市场制度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起到了用竞争和市场制度来激励企业创新的作用。其次在政策方面,国家先后颁布了《科技进步法》、《科普法》和《科技奖励条例》等法规,来完善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环境。而在资金投入方面,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投入,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力度。国家还推出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近两年,惠及上万家企业,为企业节省资金上百亿元。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燕娥认为,农药企业必须向环境友好型的方向转变,才能获得更长久的发展潜力。据她介绍,《杂环类农药生产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国家对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的第一个标准。《有机磷酸酯类农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机磷类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标准,也正在抓紧制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