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1年11月上旬国内草甘膦市场行情评述
2011-11-14   来源:中国农药网   

  (10.27-11.3)草甘膦市场进入一个微妙的阶段,从市场反应看,从展会上的采购市场平静过度到平淡,虽然从字面上看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从市场做事看,加重了不确定性。

  甘氨酸厂家对外主流报价2.45-2.5万元/吨,实际成交2.38-2.4万元/吨,港口FOB3850-3900美元/吨,听闻低端贸易商抛售价格在2.34-2.38万元/吨;IDA路线///厂家港口FOB报价3900-4300美元/吨,目前厂家减产,主要供应国外市场订单,对国内市场销售较少。

  200升装41%草甘膦水剂主流报价1.25-1.27万元/千升,主流成交略有下滑,至1.2-1.21元/千升,港口主流FOB1820-1850美元/千升。200升装62%草甘膦水剂主流报价1.5-1.55万元/吨,实际成交价1.5万元/吨,港口FOB2245-2275美元/吨。

  从市场开工看,本周草甘膦市场开工12家,和上周持平:华中4家;华东7家:江苏4家、山东1家、浙江2家;西南1家。其中IDA市场开工4家。

  从成交情况看,市场交投情况不佳,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回顾草甘膦近期走势(从七月末至十月末),这个四个月,草甘膦价格一路上扬,价格上扬的原因复杂,但是从采购市场看,草甘膦原粉出口量也呈现放大过程,换句话说,四个月中的前三个月是量价齐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外市场也积累了一定库存;

  第二,从厂家看,九十两个月产量维持在2.4万吨,市场开工基本达到平衡,甚至市场供应量略显充足,虽然厂家在上海展会前依旧不计余力的说供应紧张,但是今天价格平稳以及上涨乏力,在一定程度上是因厂家开工率略有上调;

  第三,听闻此次价格上调背后也有一些主流供应商的联合操纵,但是一旦市场反应不再强烈,价格出现松动迹象,那么这种联合操纵还能持续多久就很难说了。

  相关市场:

  甘氨酸:本周市场结束前段时间的不断下跌,维持稳定,华东地区主流发到价10900-11000元/吨,市场开工7家:华北地区2家;华东地区2家;华中地区3家。

  亚氨基二乙腈:维持了很长时间稳定的亚氨基二乙腈价格本周开始下滑,主要是下游IDA厂家长期开工率较低,给亚氨基二乙腈供应商带来很大的销售压力。华东地区主流送到下滑300元/吨至10500元/吨。

  二乙醇胺:港口CIF1300-1350美元/吨,实际成交略有优惠。

  异丙胺:价格持稳,山东地区厂家接货价11900元/吨;江浙地区接货价11850-11900元/吨,市场开工三家公司。草甘膦水剂厂家仍为主流的采购市场,阿特拉津工厂接货不积极。

  多聚甲醛:价格稳定,华东粉状多聚甲醛主流接货价稳定至5200-5300元/吨;颗粒状多聚甲醛主流报价略有下滑,至5500-5900元/吨。

  三氯化磷:价格略有下滑,山东三氯化磷主流价格下滑至5200-5300元/吨;江苏地区主流价格5400-5600元/吨;安徽主流价格5400-5600元/吨。听闻华东地区黄磷现汇低端发到价下滑至18500元/吨。

  氯甲烷:受到下游市场开工不佳影响,氯甲烷华东地区主流价格下滑至2800-3000元/吨,部分市场人士认为后市仍有下滑空间。

  甲缩醛:甲缩醛价格稳定,主流价格3800-4000元/吨。

  双甘膦:港口FOB报价格稳定至2050美元/吨,实际成交在1950美元/吨,销售情况不容乐观。

  ——下周行情预测:

  虽然目前市场弥漫着利空气氛,但是基于下面分析,价格仍将弱势持稳:

  第一,氯甲烷对于从甘氨酸路线草甘膦的贡献越来越弱,换句话说,综合成本将上调;

  第二,如果氯甲烷胀库,不排除相关草甘膦工厂设备检修;

  第三,从宏观层面看,近日关于“货币适度宽松”的猜想走入人们视野,对于厂家,如果可以在年底得到适度贷款,那么资金流压力减弱,那么就会减弱抛售的心态;

  第四,从目前国内市场看,草甘膦配置商逐步开始采购,由于低含量草甘膦水剂下世,预计今年草甘膦原粉销售量应该较去年有所上调;

  第五,从第三季度报告分析看,草甘膦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惨淡,主流供应商也难有能力再促销。

  第六,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止跌回升的局面,对未来市场有一定支撑。

  第七,从市场格局看,目前草甘膦行业整合已经基本结束,剩下的草甘膦供应商基本上“割据一方”的“枭雄”,虽然“同进共退”的局面较少出现,多数为“同进各退”,不排除,危难时,联手操控下市场的可能。

  综上所述,草甘膦市场将维持弱势稳定。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9-19351-1.html

标签:农药 行情分析 评述 市场行情 国内

上一篇:纯天然绿色无公害不等于零农药
下一篇:发展生物农药 市场推广须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