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农药市场主要还是要靠防治病虫害的以化学农药为主。虽然生物农药也推广多年,但是始终没有占据市场主要地位。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使用化学农药量最大的国家。作为绿色食品生产十分重要的农药生产来讲,虽然已经在市场上有很长的历史了,但是发展一直较为缓慢。
据了解,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对生物农药进行研究,目前全国有30余家研究机构。一些产品开发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如井冈霉素、赤霉素、阿维菌素和Bt四个品种的年产值均超亿元。此外,近几年来,我国在生物农药菌种引进、资源筛选评价、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检测及工业化生产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登记的生物农药活性成分品种达到140多种,年产量12-13万吨制剂,生物农药在农药总量中占有量约为12%。每年新研制成功和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品种仍在不断递增。
“由于国家支持力度不够,生物农药产业在我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企业规模及创新实力亟待加强,生物农药产品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产品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制约了生物农药的快速普及和全面推广。”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广难是导致国内生物农药市场占有率低的根本原因。记者调查发现,其中很大一部分农户都希望使用生物农药,能够一次见效,消灭害虫。此外,在现有科研体制下,生物农药的研究还基本集中在各类科研院校,进入企业的往往还只是实验室的初级产品,后续产业化难度可想而知。由于行业回报周期长,一个普通的生物农药项目投资都在5000万元以上,后期还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与改造,但附加值在终端的食物产品上得不到有效体现。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农药生产厂家有2200多家,其中生物农药生产企业约260家,还在维持生产的仅有100家左右,年产值超亿元的仅4家上市公司。当前生物农药年产值仅为10-20亿元,平均每个等级品种的年产值仅为200多万元,而井冈霉素、阿维菌素等市场规模已占到生物农药行业的90%左右,充分说明其市场产品单一,产业化规模和研究深度不够。在生产规模、农药价格优势、供应量等方面均无法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仍需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