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首页 > 农资营销 > 正文

管理不要轰轰烈烈
2012-07-02   来源:中国农药网   

  你喜不喜欢热情的人?我是说那种超级热情的人。

  我以前喜欢,现在不太喜欢。因为我担心他(她)的这份“超级”热情很难维持长久。

  你去一家企业应聘,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将公司描绘的相当完美,在他眼里老板简直就是神的化身,而公司能提供的待遇也是那么的诱人,总之一切都看起来是那么的美好。

  这样的工作机会,你动心吗?

  以前我可能会。如今,我绝对不会。

  太完美了,不是吗?

  你不担心这种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泡泡有破的那天吗?

  日子还是平平淡淡是最真,管理还是有条不紊、波澜不惊的好。

  中国人喜欢搞“整风”运动。什么事说要抓了,那就一抓到底,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不过可惜,大多只是“一阵风”。

  记得小时候读书时,学校领导在大会上宣布本月是清洁月,全校要评比保洁做的最好的班级。于是,在接下来的班会上,在班主任激动人心的鼓舞下,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纷纷表示一定要争第一,为班级争光。

  那个月里,清洁责任表排的最详细,有包干区责任人,有包干区检查人,还有包干区督导人。每个同学每天都紧张的关注自己脚下的那一片地和自己的包干区,唯恐给班级拖了后腿。

  每每班级门口走过来带着红袖章的值勤老师和同学时,大家都紧张的不得了,大气都不敢出,直勾勾的循着他们眼睛瞄的方向,生怕被他们发现一点点灰尘的蛛丝马迹。

  在弦绷的很紧的一个月后,评比成绩终于公布下来了,我们班如愿以偿的在本次保洁比赛中获得全校第一,被评为一等奖。

  大家欢欣之余终于如释重负。

  问题接着便来了。

  从宣布结果的那天起,包干区没人打扫了,就是有人打扫也是敷衍了事;包干区也没人检查、没人督导了,说是怕“得罪”人。

  清洁说的过去不就行了,对学生来说,难道不是学习最重要吗?

  没多久,所谓的“清洁卫生标杆班级”跟其他班也没两样了。

  我们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长大的。

  从那么小开始,学校就有意无意的训练我们“察言观色”,有意无意的引导我们做事情习惯“一阵风”。

  次数多了,时间久了,急功近利便也是理所当然了。

  好不容易等我们长大了,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

  看看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包括自己,对自己有长远规划,耐得住寂寞,不过于计较眼前得失的,有几人?

  跳槽时,不一味“向钱”看,更注重工作本身给自己带来的成长与发展机会,能愉悦的接受相对低点的薪水的,又有几人?

  我们跌跌撞撞行走江湖多年,回首再看,

  能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一个目标,无怨无悔努力的,有几人?

  更多的人是浅尝辄止,是见好就收,是见风使舵,是要迅速收到回报,是在乎眼前的得失。

  也许有天,你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功的成为了老板,或者成为了企业里某个重要部门的重要负责人。

  你便有意无意的把读书时习惯的这种“整风运动”带到企业。

  于是,我们很容易做任何事情,做任何决策,只看,或者说最看重,眼前的利益,眼前的“面子”。

  比如,在公司业绩好时,频繁的组织团队活动,拓展运动,郊游,年节发放金额不低的慰问金等等,员工们心里乐开了花。

  但当业绩刚下降了10%不到,管理层便马上召集大家开会,严肃的宣布从现在起压缩一切“不必要”的开支,甚至连饮用水也被严格的“计划”了。

  比如,企业里目前出现了一个管理上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本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们可不想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什么管理问题。

  我们哪有那个耐性?我们要的是马上解决。

  管他什么本源不本源,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哪怕只是解决表象问题也好,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比如,到年底了,销售型公司要冲业绩。

  于是公司领导马上邀请某某著名激励“大师”到企业来给大家“洗脑”,在振奋人心的热烈气氛中鼓舞员工们奋勇拼搏,再创佳绩。

  等到年节过了,别说请外部专家培训了,就是直线上司也很少给员工培训。

  培训?多烦啊,劳神伤财。我把他们都培训好了,他们直接跑到竞争对手那了,我岂不亏大了?

  如,公司最近业绩很好,便号称要给客户提供“五星级”服务,招来俊男靓女一批,统一培训,提供专业的客户服务。

  下个季度,业绩有下滑的趋势了,马上裁员,这“五星级”服务,慢慢变成了“四星级”、“三星级”甚至无星级服务。

  对此,德鲁克告诉我们,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只提供稳定的基本服务”。

  过日子,不能像坐过山车,一会冲到山顶,一会被甩到山脚下。长此以往,你会身心俱疲。

  做企业,不能追求轰轰烈烈、一阵风,真正管理得好的企业,每天是没什么“大事”发生的。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7-92917-1.html

标签:农药 营销 不要 管理

上一篇:经销商如何做好产品管理?
下一篇:企业管理者要重视数据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