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笔者写了一篇有关恶性竞争使经销商为难的帖子,觉得意犹未尽,想在此再做一点补充,即恶性竞争的弊端在局部或局段导致市场出现了肠梗阻现象:上边生产企业产能严重过剩,产品销不了,中间经销商无利可图不愿意卖,终端农民却买不着,从而导致某些农资销售不畅的反常现象。
像这几年尿素、碳铵、地膜、农药的批零倒挂现象始终难以改变,虽然大家都反对这种不健康的经营方式,但谁不这样做,谁心理不踏实,害怕遭到竞争对手的打压,大家只得委曲求全。像地膜,去年年底的进货价大多为11300元/吨,折合56.5元/捆(5公斤),而眼下的地膜价格大多上调400元/吨,一些高端价格已达到11800元/吨,折合59元/捆(5公斤)。而眼下地膜和复合肥捆绑的零售价格大多为11000元/吨,折合55元/捆(5公斤),有的甚至卖到50元/捆(5公斤),正是这种怪现象导致经销商非常难以操作。
正是因为这种不正常的批零倒挂现象,使经销商对经营尿素、碳铵、地膜失去信心。像眼下在一些村级农资店,经销商干脆不再卖尿素碳铵。就笔者所在地眼下正是春花生播种旺季,当地农民全部采用地膜覆盖花生技术,每年的地膜用量非常大。但由于目前复合肥的销售已接近尾声,卖地膜对复合肥的拉动作用已经丧失,如果经销商单纯经营地膜,按照正常市场价格零售,农民根本不接受,认为太贵,而要求经销商按照和复合肥捆绑的价格销售,这样经销商每卖出一捆地膜,就意味着要亏本3~5元,或10元,所以大家干脆不卖。而那些没有提前备足地膜的农民,往往就难以买到地膜,只得四处寻找,有的要到镇上才能买到。从而出现了一种:农民买不着,经销商不愿意卖的反常现象。其实这类批零倒挂现象,也给假冒伪劣的生存提供了空间。你想这样的倒挂让经销商很无奈,几乎到了难以支撑的程度。经销商要生存,要么调高复合肥价格,要么以次充好,降低复合肥质量。
像这种肠梗阻现象就应该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只有正确引导农民,让市场回归理性,特别是广大经销商应该自觉抵制这类不合理的恶性竞争,逐渐培养起一个健康的农资市场,否则,无论厂家还是经销商都会难以摆脱困境,农民也就难以真正买到放心农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