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行业这么多企业都选择多品牌运作是符合行业基本特性的,也是合理的。农资行业要注重营销管理。
第一,抢夺渠道资金的重要性。
终端、消费者赊销习性,以及企业和渠道对存货资金占用的需要等因素决定了对渠道资金的“抢夺”是市场竞争的关键。一个品牌“抢夺”经销商资金不够,就再加一个品牌“抢夺”经销商资金,这确实是实行多品牌模式一个比较充分的理由。
单一品牌、单一经销商终端数量有限,销量也有限。终端数量过多导致恶性竞争,没有钱赚,经销商就会少销甚至不销产品。虽然通过产品区隔、包装区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终端竞价,但是,这种对终端布局以及投放产品的精细化管理,很多厂家人员不能深入市场进行规划和管理,经销商没有习惯做,经销多个厂家多个品牌的经销商也懒得这样做。经销商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终端布局稀疏一些,用多品牌加大终端密度,从而达到使自己的销量最大化的目的。单一品牌、单个经销商上量困难,只能多做品牌、多找几个经销商,达到“1+1=2”、“1+1+1=3”的效果。
第二,渠道具有排他性。
以散户为主的消费群体特性决定了农资行业的终端集中度较低,再加上农户赊销的习性、以熟人作为规避风险的购买途径等因素,决定了每个终端都有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经销商和终端的人脉关系也是相对固定的关系,所以,农资渠道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要提高销量,提高终端密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终端密度过高,必然会导致终端竞价。因此,企业采用多品牌运作策略、多条渠道提高终端密度。
更多营销管理,请登录新农资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