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行的各种营销理论学说,如同西医一样,重视局部细节甚于重视整体全局。西医把人分解成组织、器官、细胞直至基因、分子、离子,使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深入到极其细微的水平。然而疾病的治疗方法却远远赶不上认识的深入。现在医院的诊察项目越来越繁多细致,相关费用也越来越高昂,而治疗手段和效果并没有多大改观。一般患者越来越支付不起这天文数字的医疗费用。西医嗜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动辄CT核磁手术介入的毛病,不知造成了多少毫无必要的残疾缺憾。相比之下,传统中医虽然仅有阴阳五行望闻问切几个简单的字,却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性命,解除了多少人的疾病痛苦。正所谓“西医让人明明白白地死,中医让人糊里糊涂地活。”当今市场上那些言必称希腊的所谓营销专家大师,把营销理论学说演绎成了一部庞大无比的天书。一本营销计划可以洋洋洒洒几万字,图表数据生动形象,言之凿凿。在这种理论学说之中,人不再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而是一个个可以用数字代替的需求单位。顾客的一切期望都可以用细分来解剖,然后明码标价用来出售或交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是现代营销理论学说与西医共同的通病,两者都忽视了人是作为具有灵魂精神的万物之灵。
一、营销不仅仅是开发和满足需求
翻开任何一本营销专著,需求都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主观的愿望加上现实购买力,这就是现代营销理论学说的基石。从需求的概念出发,延伸出定位,细分,差异化,品类,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竞争,公关,广告,品牌,文化等等,建立起庞大而严整的一整套理论学说体系。这套理论学说,是伴随以物为本的现代工业文明而建立起来的。所谓以物为本,就是一切以商品为中心,甚至人本身也成为一种商品。这既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人类的悲哀。在这个理论学说体系指导下,市场营销得以极大发展。同时人自身也成为商品的奴隶,变成了金钱崇拜和商品追逐的信徒。人的一切都可以用价值来衡量,名声,地位,品格,情感,智力,行为,健康,寿命,尊严,幸福等等。人被理解为一个需求永不满足的容器,所有的企业活动就是以商品去填补这个无底洞。全部的现代文明史基本就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历史。
随着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生产力过剩导致商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心理需求日益凸显。对商品的物质形态的价值追求将不再是市场行为的唯一驱动因素,甚至也不再是主要的驱动因素。如同购买可口可乐一样,不仅因为可口,而且为了可乐。
这种趋势特别体现在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类产品上。开心快乐成为人们从中体验的最核心价值,传统观念的实用意义反而退居其次。这种心态进步甚至扩展延伸到其他商品的购买和消费行为上。有些人仅仅因为当时觉得开心就临时决定购买某类商品,或者选择某个商店,根本不是出于理性的需求。人们不再从物质形态的意义上去选择商品,而是从自身心态感受做出行动决定。重要的不是产品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功能齐全先进,服务周到细致,品牌如何响亮,而是自己是否觉得安心、放心、舒心、倾心、忠心和欢心。顾客不可能全部掌握产品知识,也不想去了解这么多细节,只是跟着感觉走,自己觉得开心快乐就行。这种心态的变化以及对市场影响力的大小,是很难用传统经典的价值尺度来衡量的。俗话说,小孩的脸,女人的心,天上的云是最难捉摸的。如今要预测估算市场动态变化更是难上加难。一百个专家说教可能抵不过一条小道传闻,一万条广告宣传也消除不了些微心中疑虑。顾客的信心经不起一点点市场波动。谁要是单纯依靠所谓的科学数据来进行营销规划,早晚会在市场上栽一大跟斗。面对这种形势,经典的营销理论学说已经力不从心,营销大师黔驴技穷,企业家们听天由命,消费者们盲目跟风。人心难测难于上青天。把握人心成为未来市场制胜第一大法宝。
二、市场营销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
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社会,人们主要追求的是对产品需求的满足。衣食住行是人所面对的首要问题。随着市场经济兴旺发达,人们对商品需求的种类无限扩展,对产品质量要求日益严格,对服务态度的期望大大提升,顾客满意度成为当今衡量市场行为的重要尺度之一。从消费心理角度看,从顾客满足到顾客满意,可以称为市场营销的第一个历史发展阶段。这个跨越是人类一大进步,标志着从物质贫乏到商品丰富的伟大转折。然而,历史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脚步,仍将继续向前发展。从顾客满意到顾客乐意,是市场营销的第二个历史跨越。随着生产力过剩,高科技发展,人类文明进步,对世界和自身认识的深入,价值观念的更新,人生心态的转变,势必提出对产品及服务的更高要求。顾客满意与顾客乐意的最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被动接受,后者是主动寻求和创造。顾客乐意购买和消费,将成为市场活动的首要驱动因素。只要看看当今年轻人频繁更换手机,苹果粉丝彻夜排队等候抢购最新产品,就可以窥知一斑。这类消费者不是因为所谓的需求,仅仅是为了时髦新奇,以及从中体验到的开心快乐。即使面对传统的消费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因为选择余地之多,也把自己是否觉得开心快乐作为第一标准,其次才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现在人们外出旅游,目的地风景是否优美,景观是否奇特,名声是否响亮,食物是否可口,住宿是否舒适等等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开心愉悦。所以农家乐、郊区步行、自驾游等大行其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也适用于市场营销。最好的营销不是推销出去,而是造成顾客乐意并主动前来的态势。
要实现顾客乐意的局面,就要把眼光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上。不要去钻研质量、价格、服务、包装、特色等等物质特性,也不要预测和估算市场容量和占有率,更不要去琢磨营销策略和广告技巧,只要将立足点放在人本身即可,即从人心出发寻找顾客消费行为的心理驱动因素。
三、顾客消费行为的心理驱动因素
消费不仅仅是消费者单方面的个人或组织行为,而是由一系列相关活动共同组成的综合行为,也涉及到极其广泛的多方关系和利益。
顾客消费行为的心理驱动因素不仅来源于消费者自身,也是其他各方影响和作用的反映。在以物为本的时代,利益是顾客消费行为的根本驱动因素,具体到顾客就是需求,在企业则是利润,在员工则是工资和福利,在股东则是投资回报,在政府则是税收。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仅仅用利益远远不能解释了。企业除了利润,还要有社会责任感;股东需要社会成就感;员工需要个人发展;社会需要公平正义;政府需要和谐安定;顾客自己则需要开心快乐。开心快乐将成为顾客消费行为最根本心理驱动因素。顾客的开心快乐离不开其他各方,其基本前提是利益共享,合作共赢。俗话说“一人向隅,举座不欢”,只要任何一方利益受到损害或牺牲,都会损害整体和谐局面的达成,顾客也不会实现单方面的开心快乐。可见,顾客心理受到多方面影响,并不完全出于内心自我。也就是说,顾客的开心快乐来源于内外多方面。
单就顾客购买和消费行动而言,顾客的开心快乐是由六方面构成的。1安心。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是第一因素。特别是食品安全尤为突出,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剂,膨大剂等等,给消费者信心造成巨大冲击。2放心。产品实体质量、性能、功能是否可靠并满足要求。3舒心。对产品外观、服务、包装、价格等直接感觉。4倾心。企业文化、产品特色是否具有特别吸引力。5忠心。顾客能否有值得自豪的品牌忠诚度。6欢心。自始至终全过程中的体验能否让顾客感到欢心顺畅。与上述六方面相反的就是顾客感到担心、忧心、烦心、疑心、离心和恶心。过去的营销比较重视产品安全、质量、服务、特色、品牌这些硬性指标,而对由此对顾客产生的心理效果,特别是顾客购买和消费全过程的心理体验重视不够。许多各方面都很好的产品,服务也热情到位,但就是不能让顾客感到开心快乐,也就是不能让顾客从过程中感受到欢心,因而导致营销失败。
顾客的即时体验在消费行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顾客第一次知晓某产品到最终消费,构成消费行为全过程。顾客对该产品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等都与即时体验密切相关。好话要好说,好事要好做,好货要好卖,还要好好用,知道怎么用,明白怎样才能从中体验享受最大乐趣。比如同样的旅游景点,在一般游客眼中平淡无奇,索然寡味。经过导游和解说一番演绎,立即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游客的兴趣及由此产生的开心快乐也骤然提升。
要让顾客能够从过程中体验到最大的乐趣,从顾客满意提升到顾客乐意,就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从认知、情感和行动多方面主动并充分地影响顾客。比如加深、扩大、改善和纠正认知水平;借助典型用户和软文故事感染顾客;通过示范、诱导、规则、烘托等促进行动。企业要善于发掘和开发顾客内心最有力的心理驱动因素,实现顾客乐意的营销目的。
四、实现顾客乐意的最高准则
在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前提下,和谐便成为实现顾客乐意的最高准则。如前所述,没有各方面的和谐,就没有顾客开心快乐的大前提。和谐的要求有六个方面,包括目标和谐,心态和谐,行为和谐,过程和谐、环境和谐和结果和谐。其中目标和谐是基础,心态和谐是核心,行为和谐、过程和谐和环境和谐是保证,结果和谐是最终验证指标。心态和谐尤为重要,是直接导致顾客乐意的关键所在。
和谐理念具体体现在三个内容上:
1物质需求满足与精神心理愉悦统一协调;
2生理、心理和社会不同层次需求统一协调;
3市场各方利益和期望统一协调。
物质决定精神。物质需求满足是精神心理愉悦的客观基础前提。但如果没有正确的认知和心态,可能再多的物质也如法产生精神快乐。因此两者必须统一协调。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之间,既要尽量满足主观的合理要求期望,也要根据客观条件的现实性分清优先顺序。既不要超越现实阶段追求绝对高尚,也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抛弃理想大义。市场各方利益和期望也要统筹兼顾,均衡协调。任何一方利益太多太少,或者期望过高过低,都会造成整体失衡失调。这三个内容任何一项达不到,都不可能有顾客乐意的产生。心态和谐就是要正确认知和把握这三个内容,避免过度偏差。贪得无厌,鼠目寸光,唯利是图就是典型的心态不和谐表现。
一方面顾客本身要做到心态和谐,一方面其他各方尤其是企业也要做到心态和谐。比如企业过分追求利润,不顾顾客实际水平,盲目提高产品高档化功能齐全化。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公益行为期望过高,打土豪吃大户的心态直接损害企业利润和员工福利。社会奢华风气盛行铺张浪费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投资股东过分追求投资回报最大化,牺牲企业长远利益而鼓励短期行为。这些心态失衡失调多少会通过企业及其员工的行为态度上表现出来,顾客自然也不会乐意与这样的企业打交道。
五、选择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目标
得人心者的天下。企业的成败兴衰也是如此。选择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目标,就从根本上奠定了兴旺发达的基础。企业要善于观察分析国际国内局势,正确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每个企业都要明确自己的企业愿景和远期规划,并将其与时代潮流相一致。创业型企业更是要重视目标的确立。要避免几种先入为主的创业理念。一是技术导向,即无限夸大自己擅长的专业技术优势,从技术引伸产品,自以为是地开发产品和市场。二是利润导向,只看到眼前市场红火利润丰厚,盲目跟风,急功近利。三是习惯导向。单凭个人职业惯性和思维定势选择切入点,自认为不熟不做,做熟必成。四是资源导向。根据手头资源多寡圈定事业大小,有多少钱办多大事的思想束缚了想象力。五是人才导向。缺乏广揽天下英才为己所用的眼光和胸襟,只盯着身边的狐朋狗友铁哥铁姐们。六是概念导向。纯粹从头脑中一个新奇怪异的想法出发,不顾客观现实和环境条件。而那种脚踩西瓜皮,溜到哪算哪,投机取巧见风使舵的心态更是不可取。
企业一定要从研究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紧迫问题入手,才能正确选择持久永恒的目标,获得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以及持续健康发展动力。在抓住问题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技术、市场、兴趣、人才、资源和创意等各项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抓住问题,也就有了主题,企业也就有了灵魂。只有具备灵魂的企业,才会赢得最广泛意义上的支持拥护,才能与时代共振同步,顾客乐意也就有了保证。衣食住行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环境保护、情感疏泄、节约能源、绿色健康是当代的主题。主题体现在企业就是企业愿景和远景目标,企业文化,品牌价值,内部环境,员工精神风貌,以及内外关系上。一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企业,是不会有前途的,自然也得不到顾客亲睐。正确的目标可以转化为良好的心态,企业怀着“解决问题,造福人类,创造价值,成就你我”的心情,达到内外和谐身心愉悦的境界。正因为有这种良好健康的心态,企业无往而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