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农机市场持续红火,大中拖、收获机等产品产销两旺,但低速汽车行业却与之形成了鲜明对照。因受相关法规、政策和强制性标准发布实施的影响,一蹶不振已持续了3年之久的低速汽车市场,今年1~3季度依然保持“相对稳定发展态势”。
市场“相对稳定”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农用车分会提供的统计数字表明,今年1~3季度低速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540156辆和1533271辆,总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6.71%。其中低速货车共生产了340625辆,比上年同期增长7.52%;三轮汽车共生产了1199531辆,同比增长了6.49%。不难看出,今年以来低速汽车产销正在从低谷逐步爬升,但速度非常缓慢。显然,低速汽车行业抑制住了政策重大调整引发的急剧动荡,继续呈现“相对稳定发展态势”。
针对低速汽车市场转暖的情况,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农用车分会秘书长张咸胜认为,每年的第三季度是低速汽车销售的“相对旺季”,产销量有所增加属于正常现象。张咸胜估计,第四季度低速汽车产销量还会增加,主要原因是各生产企业为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标,会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推动低速汽车的生产销售。
政策暖风何时吹到
张咸胜认为,低速汽车由于其极具中国特色且非常适合中国农村汽车用户的需求,所以市场规模巨大。但是,决定其发展前途的并非完全取决于市场和机遇,而政策性因素往往更能发挥关键性作用,左右低速汽车的发展前景。
张咸胜说,低速汽车虽曾有过辉煌,但多年来一直颇受非议,这也使得低速汽车在获得国家应有的涉农优惠政策方面始终颇费周折。时至今日,低速汽车在税费政策、使用条件、发展空间等许多方面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不公平对待。例如,在税费方面拖拉机和低速汽车都是广大农民的主要交通运输工具,两者的用途、运行范围基本相同,但是低速汽车和拖拉机的税费政策、使用政策却有较大差异,拖拉机的增值税率为13%,而大多数低速汽车为17%;拖拉机无车辆购置税,而低速汽车需缴纳购买价格8%~10%的车辆购置税;拖拉机的养路费一般是同等载货量低速汽车的30%~50%,并且全年可以报停6个月的时间而免缴养路费,等等。据调查,购买一辆价格0.7万~1万元三轮汽车的各种税费一般是拖拉机的2~3倍,一辆价格1万~1.5万元低速货车的各种税费一般是拖拉机的3~4倍。
据了解,低速汽车与一般汽车的税费之间也存在不合理、不公平问题,低速货车养路费按配置发动机缸数计量,致使部分同样载货量的低速货车的养路费高于一般汽车,但低速货车不能进城、不能上高等级公路。另外,低速汽车在产品规格合理调整、使用注册管理、遭受罚款处置等诸多方面均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受到政策措施影响和抑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从低速汽车整个发展历程看,低速汽车发展的好与不好,同政策环境密不可分。根据中国国情,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必将有利于低速汽车行业的健康、顺利、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