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新疆农机质量工作情况总结
2008-12-10   来源:新疆自治区农牧业机械管理局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该区农机化发展迅速,已由农机化发展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迈进。快速发展的农机化形势对农机化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自治区农机局认真开展农机质量管理工作,狠抓农业机械的试验鉴定、质量监督、标准制(修)订和信息服务等基础性、公益性和技术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机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有效维护了农牧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了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顺利实施,为推进该区农机化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基础性作用。
  
  一、该区农机化质量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该区农机化质量监督工作多管齐下,狠抓源头管理,从农机产品试验鉴定,质量标准、农机推广许可、以及农机维修和作业入手,从源头上杜绝有质量问题的农机产品进入市场;狠抓农机产品流通环节的质量监管,开展以打假治劣的市场检查整顿工作,有效遏制劣质产品在市场流通;狠抓农机产品的售后服务管理,以及维修、作业服务质量管理,重视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工作,妥善受理解决投诉问题,化解用户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维护市场秩序。
  
  (一)实施农机推广许可制度,抓好农机质量的源头管理
  
  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该区实际,制定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管理办法》。《办法》中对推广许可的申请和受理、推广认可登记的申请和受理、推广许可、监督管理、罚则等几个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规定凡在我区境内生产和销售的涉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产品,应当由通过农机鉴定能力认定的机构对其适应性、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鉴定,经自治区农机管理部门准入后方可进行推广和销售。区外已通过省级以上农机鉴定并取得推广鉴定证书的农业机械产品进入该区推广和销售,应当经农机鉴定机构进行技术资料审查,办理推广许可认可登记手续,方可进行推广和销售。
  
  《办法》自2007年3月1日实施以来,该区农机产品推广许可申报、新产品试验鉴定、申报材料审核、核发证书等各个程序逐步完善,农机推广许可管理工作逐步走向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截止2008年7月,我区共发放612个自治区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其中在自治区境外已通过省级以上农机鉴定并取得推广鉴定证书的农业机械产品推广许可登记认可450个。完成各类检验项目194项,受理审核备案疆外农机产品推广许可证登记认可243个,审核颁发农业机械推广许可122个。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对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也从源头入手,从维修市场的准入和作业市场的准入来加强管理。
  
  (二)认真开展农机质量调查工作,促进质量管理执法工作的科学化
  
  根据农业部《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2007年4月至8月,自治区农机局组织各地(州)、县(市)农机局,结合春耕春播和三夏对全疆范围内各类农业机械产品,尤其是列入购机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的适应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共调查了大中小型拖拉机、耕地机械、畜牧机械、林果业机械等100多种产品的机具1931台(架)。通过全面调查,对机具制造质量、适用性、安全性、作业性能、可靠性、企业服务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初步摸清了该区农机产品市场中主要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更好地开展农机产品质量执法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
  
  围绕新疆农业生产发展重点和农机化技术需求,根据农业部的总体工作要求,开展了相关专项调查工作。一是2007年开展了“采棉机质量安全状况普查”工作,对全疆312台自走式采棉机在疆内的使用区域和用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完成6个型号50余台采棉机的安全检查及用户调查工作,形成了采棉机质量安全状况普查报告,对指导和规范我国采棉机的发展和使用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结合玉米收获机和残地膜回收机的选型试验认真开展这两类机具的质量调查工作。2007年共对14种玉米收获机和10种残膜回收机开展了选型试验工作,形成了质量调查报告,为企业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提出建议,为政府决策和指导农民消费购买农机提供科学依据。
  
  为全面科学地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工作,该局2007年-2008年共举办了2期 “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培训班”,对全疆13个地州农机系统的121名干部,就农业部《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质量监督的有关知识和农机安全性、可靠性、适用性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农机质量调查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培训,为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
  
  (三)发挥支持推广目录的政策导向作用,促进科技和质量水平
  
  积极配合农业部做好国家支持推广目录的制定工作,做好申报目录的受理和初审工作。同时,对自治区的支持推广目录进行制度改革,从2008年开始加强专家评审的制度措施,对列入自治区目录的产品从先进性和可靠性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积极开展农机质量执法监督工作,强化农机质量管理手段
  
  按照农机管理条例的规定,全区地县成立了农机综合执法机构,开展农机综合执法工作。在整顿市场秩序的同时,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作为市场整顿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流通环节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作业质量的检查监督工作。
  
  2007年全年全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24万人次,检查经销企业1806个,维修点2570个,查获不合格农机产品2.42万件,货值达610万元。调解各类农机投诉案件451起,涉案金额达4090.7万元,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29.25万元。近年来投诉案件多,主要是售后服务不到位,企业售后服务质量管理是今后的重点工作,检查企业执行服务规定落实情况,规范行为,开展质量监督与投诉调节,成为市场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地县市根据自治区农机局的安排也积极开展作业质量监督与投诉仲裁工作,全区约出动仲裁人员3万人次,调节仲裁案件千余件。
  
  (五)加快农机标准制(修)订工作,夯实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
  
  一是初步建立了农机标准化工作体系。明确农机标准化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区农机标准化工作。成立了由质量管理、试验检测、技术推广和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专家及技术人员组成的农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了农机标委会工作规范,并做好贯标、采标和制(修)订标准等工作。
  
  二是制修订了一批生产急需、农民急用的农机技术标准和规程。2007年全区共完成15个地方标准的终审修改和审批工作;组织审订企业标准4个;组织专家函审并备案企业标准5个;编写行业标准项目4个;编制国家标准GB/T《棉花收获机》、《农田残膜极限》、《农用地膜极限》和《驱动耙》;组织召开了机采棉棉花加工工艺研讨会,并对农业部行业标准《机采棉轧花机械操作技术规程》征求了意见;组织编写与修订行业标准《残膜回收机操作技术规程》、《机采棉轧花设备操作规程》,目前这两项行业标准已完成,并上报待审定;编写了推广鉴定大纲审定办法,收集整理了现有41个农机产品大纲,并组织召开大纲通则审定会。
  
  三是全面开展了农机标准的宣传和技术服务工作。利用各类培训班和现场会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标准化技术培训和咨询活动。指导和帮助企业制订企业标准和标准的审查备案,开展企业产品及工艺的标准化审查;积极为农机科研开发、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提供农机标准化技术服务。
  
  (六)加强农机鉴定检验能力建设,提高质量管理的技术支撑能力
  
  近年来,按照农业部的相关要求,农机试验鉴定检测工作紧密围绕自治区农机化中心工作,围绕购机补贴政策落实,进一步强化对农牧业机械产品的鉴定检验,努力树立农机试验鉴定品牌。近年来共投入800万元,兴建了新的农机试验鉴定综合服务大楼,购置了一批新的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农机试验鉴定站鉴定及检测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
  
  二、下一阶段农机化质量工作的重点
  
  (一)进一步加强农机质量的法规建设,做好基础性、长远性的工作
  
  加快标准及服务质量规定、执法程序规定的制定步伐,按照新疆农机标准化体系框架要求,加快产品、服务、管理标准及规范的制定工作。包括《农机质量检验工作规范》、《农机质量管理工作评比表彰办法》等。
  
  (二)加快以农机标准化体系建设为基础,质量监管为重点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构建农机产品及作业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继续坚持将标准化工作与项目、示范区和农机产品的试验鉴定相结合,加强农机化标准的制修订和宣贯工作,提高标准的可操作性和质量,发挥标准对农机化工作的推动作用,逐步完善包括作业标准、产品标准、维修标准、管理标准和质量鉴定标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机标准化体系。加强农机专业技术人员的标准编写知识的专业培训,培养和建立一支农机标准化骨干队伍。加强试验鉴定检测条件建设,加快农机质量管理技术支撑基础条件装备。从农机质量行政、执法、监管能力及农机质量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技术支撑能力假设入手,努力提高农机质量管理水平。按照构建行政、执法、技术三支组织体系的框架来完善质量管理工作。
  
  自治区农机局已成立市场监管处,其两大主要任务是秩序和质量。自治区质量管理的行政、执法、技术三支组织机构已初步建立,个别地州行政、执法、技术组织机构的已建立并开展工作,今后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三)强化农机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农机质量管理水平
  
  重视抓好农机产品进入市场前的源头管理工作,加强产品出厂质量合格检验的内控管理,产品市场准入的外控管理。抓好农机产品在市场流通中的过程管理,加大对无推广许可证产品销售的查处力度,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调查和质量状况评价,及时公布产品质量调查结果,加强农机质量监督检查制度,适时安排抽检,做好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外控管理工作。做好支持推广目录的推荐制定,利用政策导向促进产品质量提高。抓好农机产品售后服务的投诉监督,重视用户对企业产品投诉受理的指导,及时协调反馈处理,维护企业与用户的合法权益。做好农机维修,作业质量的监督。加快行业重点领域、主要作关键环节的农机标准和规程的编写通用规则等基础标准的制定,以便更好地用于指导工作。
  
  该区农机质量管理总的思路是以农机科技进步为主线,以农机标准化为基础,强化农机产品、农机维修、农机作业的市场准入。从农机产品的销售过程,售后服务全程监管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农机产品的推广许可管理,强化农机产品无证销售查处及质量调查,监督抽查工作,有效化解纠纷,实现农机产品全过程管理。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农机作业标准制定和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结合为有效方式,以农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自律和农机作业质量监督管理为重要措施,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农机作业标准化的管理水平。
  
  总之,要通过加快体系建设,明确工作重点,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提高农机质量管理水平。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83677-1.html

标签:农机 总结 质量

上一篇:贵州省农机局开展警示教育增强反腐意识
下一篇:大连市农机化质量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