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四川达县:实施三个创新 搞好建管工作
2008-12-11   来源:达州市农机局   

   达县农机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机电提灌建设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举措,确保了全县提灌建设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一、创新建设机制。农民群众是机电提灌设施的直接受益者,也是建设的参与者。但由于一些地方在提灌建设时没有很好地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造成提灌设施建设的参与者――广大受益村民的缺位和失位,提灌建设管理部门被迫越俎代庖,在土地调整、青苗赔偿等事项上花费了较大的人力和财力,严重影响了提灌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达县农机局在提灌站建设中探索建立了适合当前农村实际的新的机电提灌站建设机制:严格坚持“三不立项”和“五不建设”。

  1、“三不立项”。一是农民积极性不高的不予立项。必须由乡村干部组织受益村社召开群众大会,绝大多数农民支持才能立项建设。二是乡村干部不支持的不予立项。三是投入与产出效益差的不予立项。

  2、“五不建设”。一是不签建设改造协议的不建设。协议内容包括纠纷调解、土地调整、青苗补偿、工程规划、工程建设、用电及安全等,必须事前明确约定,事后各自遵守,减少建设中的矛盾纠纷。二是乙方义务不履行不建设。凡是涉及乙方乡村应尽的义务必须完成。若出现影响工程建设的,由县人民政府责令地方政府履行解决。对不支持的乡镇两年内不予安排农机建设项目。三是乙方土建工程(包括机房、进出水池等)不合格的不予建设。四是用电及安全达不到要求的不予建设。五是不建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不予建设。

  二、创新管护机制。建设是前提、管护是关键、效益是目的。2007年9月13日,达县江阳乡箭滩村牛屎潭电灌站用水协会成立,开启了该市建立提灌站良性运行长效机制的探索之路。提灌站用水协会的原则是谁使用、谁管理,谁受益、谁负担、谁维护;核心是农民自主管理;重点是落实管护责任;目标是实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基层民主相适应的机电提灌工程管理新模式。在该协会成立的基础上,达县又相继成立了平滩乡碑垭口村王家岩电灌站等19个农民用水协会。农民用水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我市在电灌站的管护机制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在达县农机部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各用水协会总体运行情况良好,解决了过去管护不到位、水费收取难、提灌站效益发挥较差等问题,做到了民主管理,共同维护,协商收费、有效使用。

  三、创新引水技术。达县农机技术人员在提灌站建设中不满足于现状,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以求泵站建设的标美化,运行的高效化。经过多年的实践,他们探索利用旁通阀成功解决了提灌站启动时灌引水这一难题,并在今年百节镇魁子岩、江阳乡牛屎滩、亭子镇张河安、永进乡孙家嘴和小墩子等提灌站建设中广泛应用,深受农民群众欢迎。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83674-1.html

标签:农机 搞好 工作 创新 三个 实施 四川

上一篇:湖南津市:强化农机执法监督制度建设
下一篇:湖南永定区农机体制改革撤掉“一校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