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十年风雨农机路――湖南醴陵农机化发展侧记
2010-02-22   来源:醴陵市农机局   

  近年来,醴陵农机在农业生产中挑起了大梁,为醴陵农业的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十年来,醴陵农机,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从弱小走向强盛,由低迷走向繁荣。它从一颗含苞的花蕾,盛开成烂漫的鲜花;它似一颗璀灿的明珠,让湘东大地羽羽生辉;它普及千家万户,有力地促进了醴陵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醴陵农机的发展壮大,为醴陵市现代农业谱写了一页新的篇章。

  一个务实的班子,造福一方百姓

  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醴陵农机之所以迅速发展,全靠领头雁――有一个务实的班子。醴陵市农机局的领导班子历来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有着务实创新、拼搏取进的敬业精神;有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大局意识;有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着雷厉风行、敢做敢为的工作作风;有着清正严明、廉洁奉公的良好美德。十年来,局领导班子虽然换了一届又一届,但这些优良传统、美德、精神和作风,却一届一届传下来,他们带领农机人一步一个脚印,从风雨中走了过来,从艰难、困境中走了过来,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他们争取了一个又一个的惠民项目,2004年争取国家农机装备推广项目110多万元,2004年至2009年连续争取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1700多万元,2006-2007年连续两年争取了农业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推广项目,共为醴陵引进了近2千万项目资金(特别是2009年,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10万元),让醴陵数千农民得到实惠。他们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农机工作新局面,2004、2005、2007年被评为株洲市农机局先进单位,2006年被评为全国农机化先进单位,2004年、2009年获省农机局先进单位,这一个又一个的殊荣,凝聚着农机人多少汗水、多少心血。特别是2009年度,在瞿运生局长的带领下,农机人团结战斗,奋力攻坚,醴陵农机的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了农机事业的新跨越,让农机之花再度开放省城,为醴陵赢得了荣誉,为农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轮皎洁明月,点缀满天繁星

  农机,似一轮皎洁的明月,释放出万丈光芒,那数以万计的农机具犹如满天繁星。醴陵农机的快速发展,犹如明月点缀繁星,使之各显缤纷,各放异彩。十年前,这里的农机概念是以手扶拖拉机、农用车、耕种机、机耕船为主,到今天,醴陵农机由单一的耕作机械、运输机械,发展到收割、排灌、植保、加工、畜牧、烘干、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十大类,农机拥有量由10年前的 4万多台、20多万千瓦增加到  2009年的8.27万台、55.7 万千瓦,翻了一番多,这些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各呈其能,为加快醴陵农机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片希望的田野,听取“机”声一片

  近年来,每当春耕、双抢、秋收农忙季节来临之时,在醴陵广袤的田野上到处机声隆隆,各种农机在田间奔驰,尽展风采。而十年前,我们只能看到少量的耕种机、机耕船在田间作业。农民靠牛耕人作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影响农事季节。到今天,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多使用了机械化:耕田用上旋耕机、大型拖拉机;插田用上了插秧机、抛秧机;收割用上了收割机;排灌、植保都用上了农机,使农民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的历史,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为保季节,促进粮食稳产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让更多的农民从事第二、三产业。到2009年,全市机耕面积达98%,机收面积达90%,农机化水平由十年前的不到20%,增加到67%,增长了200%多。随着农机的发展,各类农业产业都使用机械化,吸引了社会各界人事纷纷投资农业,实现了农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条、可持续发展。

  一批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千家万户

  十年前,在醴陵的乡村,农民靠的是单家独户耕作,从2002年开始,农村逐步出现农机作业大户,承包当地农户的农机作业,但年作业量相当小。2007年开始,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醴陵农民开始自发地组建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到2009年,全市共发展与农机相关的农民农机专业合作社38个,注册资金达2400万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200多台套,合作社完成农机作业面积达40余万亩,并逐步实现机械植保、机电排灌,机械烘干,实现农机作业服务等收入7000多万元。为千家万户提供了农机服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农机服务的大跨越。

  一个久远的梦想,将变成美好的现实

  毛主席曾经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这曾被人们认为是一个久远的、几代人的梦想。随着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对农机扶持力度的加大,醴陵农机的发展将进一步加速。于今,在醴陵农村,有70%的农户拥有农业机械,从耕作到插秧、收割,大多数使用了机械化,农机化综合水平达67%,位居株洲地区之首,并在部份地方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我们相信,在国家支农惠民政策的带动下,在醴陵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农机局、株洲农机局的指导下,经过醴陵农机部门、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醴陵市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不再遥远,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再是梦想,将变成美好的现实,方兴未艾的农机事业,一定会迎来一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82061-1.html

标签:农机 发展 醴陵 湖南 风雨

上一篇:湖南衡南:农村会议搭台 农机展示出彩
下一篇:湖北荆州:开展六项主题活动 促进农机化事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