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中后期田间管理意见
2012-05-21   来源:农业部新闻办公室   

  今年,各地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早稻秧苗素质普遍较好,成秧率高,栽插的基本苗多于往年,栽插时间也早于往年,早稻长势较好。目前,已进入汛期,湖南、江西部分地区连续出现大到暴雨天气,局部地区渍涝严重,影响到早稻的正常生长发育。农业部水稻专家指导组根据今年早稻长势特点,提出加强早稻中后期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意见。

  (一)因苗分类肥水管理。对于插秧早、个体生长发育好,分蘖速度快,群体苗数多的一类苗田块,要尽快排水晒田和控制无效分蘖,复水后看苗补施氮肥和钾肥;对于基本苗数较多,并且栽插后肥水管理好,群体发育和个体生长协调的二类苗田块,要以间歇灌溉为主,结合露田或轻搁田,看苗适量施用氮肥和钾肥;对于前茬为油菜的三熟制早稻,由于插(抛)秧迟、分蘖发生迟,群体苗数少,个体生长量小的三类苗田块,田间管理中要以露田为主,复水后追施氮肥和钾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5~6公斤,氯化钾4~5公斤。一类苗田块穗粒肥少施,三类苗田块多施。

  (二)促进受灾禾苗的恢复生长。对于遭受洪水和山洪损伤的禾苗,要结合喷施抗逆促长剂,如粒粒金、福佑抗、正苗和硕丰481等,及时追施速效肥料,加快植株生机恢复与生长,同时要及时喷施菌毒清等杀菌剂,防止灾后病害的发生。

  (三)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目前已进入了二化螟危害期,要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在防治的关键时期,指导农民选择安全、对路、经济、高效的农药,实行达标防治,压低虫源基数。同时,还要注意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加强防治工作。在早稻破口期还要普遍进行一次重点防治,有效控制病虫发生,确保早稻生产安全。

  此外,提倡在稻田四周开围沟和中间开腰沟,有利于稻田快速排水和灌水,有利于病虫害防治和控制无效分蘖,有利于后期排水晒田和机械收割。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79386-1.html

标签:农机 田间管理 意见 早稻 中下游 地区 长江

上一篇:陕西省开展农机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张相木解读《船舶工业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