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充分发挥海南热带特色农业资源优势,推动海南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加快推进海南农业绿色崛起,开创我省品牌农业发展新局面,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品牌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的总抓手,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打造优势产业和经济王牌的迫切要求。品牌是产品质量、价值、声誉的载体,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由数量型、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生态循环型转变,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制约和农业效益提升的矛盾;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满足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有利于形成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宽农产品市场,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做大做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合理布局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8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件,“三品一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589个,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农业品牌化工作奠定了基础。但总体上看,我省品牌农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品牌数量较少,缺乏具有较强市场占有率、竞争力、认可度的知名大品牌。二是品牌经营主体实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较弱。三是品牌培育保护和发展机制不健全,存在“有品无牌”、“一品多牌”、品牌“乱、杂、弱、小、散”现象,品牌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亟须加强。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效益的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必须充分认识我省发展品牌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攻方向,通过品牌创建,全面提升我省农业标准化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农民综合素质,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推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视察时强调“使热带特色农业真正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的要求,以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以质量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目标,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推进、自主创新、各方参与”的原则,大力实施品牌创建工程,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高标准建设的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全面提升我省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二)目标任务。力争用5年时间,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新格局,大幅度增加品牌经济总量。
――品牌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追溯体系基本完善,出岛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工、包装不断完善,大宗特色农产品和规模化基地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
――品牌认证与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建立省、市县两级品牌农产品认证机制,全面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和产地环境质量认证,建立品牌动态监管、原产地品种保护开发及地理标志保护制度。
――知名品牌数量增加、农业效益进一步提升。今后5年,上市农产品注册率达90%以上,新培育中国驰名商标20件以上、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20件以上、省着名商标、省名牌农产品80件以上,品牌经济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