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昌邑市共获得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330万元,其中《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0万元,中央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资金200万元。为不折不扣地把这些支农惠农资金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农民手中,促进当地农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昌邑市农机局立足科学发展,坚持“抓住重点、细化措施、严格落实、阳光操作、惠及于民”的原则,严把“九关”,认真落实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一、落实好责任关。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纪检、计财、推广站工作人员为成员的购机补贴工作小组。对工作中的监督、资金收取、实施程序等各环节都进行周密部署。实行责任追究制,做到职责清楚、责任到人。使补贴工作自始至终都在公开、公正、公平中进行。
二、做好宣传关。采取成立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和通过电视台广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并协调各镇(街道)政府把购机补贴的宣传纳入到各片域工作中,做到不留死角,家喻户晓。
三、抓好报名关。按照《山东省2008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中对补贴对象的要求和属地办理的原则,要求申报者申报时一律出具所在镇(街道)农机站的介绍信和本人身份证,进行认真核查。对辖区内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渔)民、农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登记备案,详细记录申报者姓名、住址、申购机型、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及申报时间等。杜绝异地申请和冒名申报等现象的出现。
四、做好公示关。一是做好政策公示。对实施方案、补贴机具种类、补贴标准、补贴对象的要求、报名时间地点和方法、监督电话等在市农机局及各镇(街道)政府的政务公示栏进行公示,并通过市电视台进行宣传。二是做好受益人公示。按照实施方案中优先条件的要求确定购机者名单,并把该名单在市农机局、镇(街道)政府公示栏进行公示,充分接受社会监督。
五、严把合同关。补贴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与补贴对象按要求签订《山东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合同》。
六、严把产品质量关。一是工作小组本着“认真、负责、科学”的态度对补贴目录中的新技术机具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察把关,把社会口碑好,质量过硬、厂家服务周到及时的好产品提供给农民选择,当好农民的参谋。二是工作小组对供货市场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对存有假冒伪劣产品和存在以次充好、欺蒙农民行为的供货单位立即取消其供货资格,确保补贴对象领到放心满意的机具。
七、搞好机具发放关。一是安排专人负责协调、督促供货单位,确保补贴机具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二是补贴机具统一发放时,组织补贴对象进行两次抓阄。先抓抓阄顺序,再按顺序抓补贴机具,对补贴对象最终抓到的机具进行统一编号、统一标识、统一挂牌,统一建立农机购置补贴档案。
八、抓好服务关。一是联合各生产厂家与农机化学校成立培训部,对购买新技术机具的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确保补贴对象对补贴机具会操作、会保养。二是成立作业服务队,随时解决补贴机具出现的故障和农户反应的问题,保证补贴机具的优质、高效作业。
九、做好走访总结关。机具发放完毕后,对各镇(街道)政府和部分村、补贴对象等进行走访,广泛征求社会各届对补贴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认真总结,进一步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