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全面结束。全县共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74.93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844.97万元,省级补贴资金29.96万元),共补贴手扶拖拉机1446台,农用挖掘机2台,联合整地机52台,25马力(含)至80马力(不含)轮式拖拉机20台,烟叶生产机械446台,微耕机等537台,全喂入收割机216台,半喂入收割机6台,许多如微灌设备、畜牧养殖设备、茶叶烘干机等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纷纷引进并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通过补贴新增各类农机具6823台(套),拉动农民投入现代农业装备投资3000万元,有4300户农民直接受益。农机购置补贴 极大地提升了我县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农机化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是优化提升了现代农业装备结构。通过实施农机购机补贴,在改善和提升种植业机械装备水平的同时,设施农业、畜牧、水产等养殖机械得到了较快发展。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大中型机械与小型机械之间的结构比例趋于合理,老旧机械更新换代步伐明显加快。
二是促进了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实现新突破。今年全县新增谷物收获机械222台,机械化收获取得新进展,机收率90%以上,促进丘陵山区粮食生产机械化迈上新台阶。
三是农机总动力大幅递增。全年农机总动力达到50.7万千瓦,较2005年增长165%,居全市第4位。耕整地机械、收割机、水稻插秧机等关键作业环节农机具都取得了持续增长。
四是加快了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效应,带动了特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通过对补贴工厂化育秧设备,蔬菜温室大棚,田间管理,农产品精加工和设施农业等,农机具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五是促进农机化工作有利推进和农民增收有效途径。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扶持引导下,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到2012年底,农机专业合作社4个,农机服务迅速向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迈进。补贴工作不仅增加了农机从业就业人员数量,而且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础保障,带动了城镇化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