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任务
(一)摸清底数,优化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布局。要结合当地“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战略,立足资源优势和经济条件,组织财政、发改、农业、农机、扶贫、国土、保险等部门,强化对当地设施农业工作的指导,协同解决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发展的原则,优化智慧设施农业、智能设施农业、标准设施农业发展布局,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二)推进科技创新,夯实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基础。要重视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实施“互联网+设施农业”战略,推动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设施农业装备普及应用,提高设施农业的现代科技含量,提升设施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培育打造省级设施农业机械化装备技术研发中心,形成3~5个市级开发中心,重点开展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共性、关键装备的科技攻关,形成若干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
(三)强化设施装备建设,推动设施农业转型升级。要重点支持现有设施农业(日光温室、拱棚、连栋薄膜温室等)装备改造、升级换代,合理配置环境调控、物理技术、电动转运等装备,建设成一批标准型、智能型、智慧型的设施农业示范区,带动周边地区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设施农业提质增效。
智慧型、智能型、标准型设施农业建设任务
(四)开展技术服务试点工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在有条件的地区,依托大型农机装备服务企业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装备优势,联合当地农机服务组织,开展基层服务能力建设,重点开展设施农业装备的展示、演示、培训、销售、租赁、作业、维修、配件供应等服务。组建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专业技术服务团队,为设施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周到的技术指导和作业服务。各地要鼓励、引导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机合作社、农业种植合作社、种植大户等从事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培育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业专业公司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