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新疆2017年农机化工作重点
2017-03-08   来源:新疆自治区农机局办公室   

  (三)深入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夯实基层基础。“访惠聚”驻村工作是抓基层、打基础、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治本之策。要坚持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一把手负总责,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健全干部住村(社区)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重点围绕“一个目标、两项任务、五件好事”,高标准、实作风、严要求、树形象,夯实城乡稳定发展的社会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发挥农机系统熟悉农业、了解农村、服务农民群众的行业优势,持续推进惠民工程,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坚定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扎实推进“南疆幼儿园支教”工作。

  (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深入学习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周密部署“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完善《“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实施方案》,教育干部职工结亲戚、交朋友,常联系、多走动,真帮扶、解难题。积极开展具有农机特色的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族干部群众感情相融、心灵相通、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着力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五)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围绕稳定粮食生产、巩固棉花优势、做优林果业、做强畜牧业、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加快“机器换人”,引导发展大型化、智能化、高效率、复式联合作业的适用机械,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老旧机械的报废更新,引领推动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改变不同程度存在的“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的局面,着力推动农机装备结构调好调顺调优。

  (六)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对农业机械化的需求已经从耕种收环节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延伸,要加快老旧农业机械的报废更新,以存量优化促进结构升级。北疆地区要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提档升级,引进、示范、推广推广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具;南疆地区要适应种植制度、改善宜机条件、增加适用机具有效供给,向林果业、畜牧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业拓展,尤其是增加玉米收获、棉花收获以及深松、高效植保、废旧地膜田间捡拾回收、烘干、保鲜冷藏、秸秆综合利用等薄弱环节的装备。

  (七)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管理创新。加强农机推广与农机制造企业的合作、交流,引导农机制造企业生产适销对路、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农机产品。加快完善适应创新驱动的政策环境和制度导向,破除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三、着力提升农机科技水平

  (八)完善科技创体系,促进农机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瞄准“产业急需、农民急用”的农机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实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行动,在玉米收获、棉花收获以及深松、高效植保、废旧地膜田间捡拾回收、农作物秸秆回收等短板环节上,提高装备数量,玉米、棉花收获机械化水平分别提高3至5个百分点。在林果业、畜牧养殖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初加工和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中的瓶颈环节上着力解决共性关键技术的制约,林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全面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46%、39%、37%、37%、38%以上。坚持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新疆行动方案》,聚集优势资源,培育创新主体,强化创新基础,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农机化科技攻关,不断突破瓶颈环节,增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智能高效农机化技术的有效供给。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进协同创新,构建分工协作一盘棋、上中下游一条龙、多学科集成一体化的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建立完善联合攻关、技术融合、资源共享、利益分享机制。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全程全面机械化,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204028-1.html

标签:农机

上一篇:西藏2017年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
下一篇:江苏省关于印发《2017年度省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资金--农机三新工程项目申报指南》及组织申报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