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
2016-02-16   来源:农业部办公厅   

农办农[2016]1号

  为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部署,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突出“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我部制定了《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抓好落实,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业质量效益提升,夯实现代种植业发展基础。

  农业部办公厅

  2016年1月27日

2016年种植业工作要点

  2015年全国种植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农业部的部署,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粮食实现“十二连增”、高位护盘取得新突破,棉油糖果菜茶等作物稳定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调结构转方式取得积极进展,种植业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形势,继续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2016年种植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部署,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统领,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突出“稳产能、调结构、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加快转型升级,厚植新优势,增添新动力,开辟新境界,努力提高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夯实现代种植业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有力支撑。

  在发展目标上,提升“三个能力”。一是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夯实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基础,棉花、食用植物油和糖料等农产品供给稳定。二是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落实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措施,促进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三是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集约高效利用资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永续发展。

  在重点任务上,做到“三个坚持、三个突破”。一是坚持科技引领,力争在创新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推进科技创新,加快选育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集成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进机制创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发展病虫统防统治、化肥统配统施等新型服务,提高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二是坚持效益为重,力争在协调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建设主产区,划定功能区,建立保护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改造老果(茶)园,促进提质增效。三是坚持生态为先,力争在绿色发展上取得新突破。树立绿色理念,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严格保护耕地资源,实行用地养地结合,探索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推广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技术,提高农业投入品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减少面源污染。

  一、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一)稳定小麦水稻面积。今年种植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是稳定粮食生产,保持粮食产量基本稳定,防止出现滑坡。重点任务是稳定小麦水稻面积,守住“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强化政策引导,落实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等政策,指导农民安排好种植结构,确保小麦、水稻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稳定黄淮地区冬小麦,适当恢复北方春小麦。巩固提升东北粳稻,稳定南方双季稻。积极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满足消费需求。会同发改等部门,实施《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办法》,细化指标,落实责任,加强督查,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

  (二)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组织专家分区域、分作物制定技术指导意见,加强分类指导,分区推进落实。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推进各项技术措施落实。着眼增产增效的目标,大力开展深松深耕,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小麦“一喷三防”、地膜覆盖等防灾增产技术。着眼绿色发展的需要,集成推广控肥、控药、控水等技术,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着眼结构调整的任务,引导农民改变种植习惯,帮助农民解决替代种子等问题,确保结构调整顺利开展。

  (三)推进科学防灾减灾。针对今年超强厄尔尼诺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早制定防范预案,提早做好各项准备。加强灾情监测预警,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主动与气象部门会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启动应急响应。推进科学抗灾,根据灾情发生情况,分地区、分作物、分灾种制定科学抗灾技术方案,因地制宜落实应对措施。及时有效救灾,灾情发生后,组织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灾区调查灾情,指导农民落实救灾措施。主动与财政部门沟通,落实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支持农民搞好生产恢复。

  (四)强化病虫监测防控。构建重大病虫疫情信息化监测网络,加快建设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网点,提高监测预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强化监测预警,对重大病虫的源头区、迁飞流行过渡带、常年重发区加密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突出重大病虫,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和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螟、粘虫、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开展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提高防治效果,减轻病虫危害。全力阻截植物疫情,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及时有效处置,遏制重大植物疫情传播蔓延。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184250-1.html

标签:农机 要点 工作

上一篇:安徽枞阳一官员违规办农机补贴 致国家财产损失百万
下一篇:农业部现代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2016年开放课题申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