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插秧作业
1、插秧前的准备
插秧作业前,机手须对插秧机作一次全面检查调试,确保各运行部件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
装秧苗前须将空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再装秧苗,防止漏插。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使秧块下滑顺畅。
按照农艺要求:常规稻一般株距为10~12cm,30天左右的秧苗3~6株/穴、调节好相应的株距和取秧量,保证每亩大田适宜的基本苗。
根据大田泥脚深度,调整插秧机插秧深度;根据土壤软硬度和平整度,通过调节仿形机构来控制插深一致性,达到不漂不倒,越浅越好。
选择适宜的栽插行走路线,正确使用划印器和侧对行器,以保证插秧的直线度和邻接行距。
2、插秧作业质量
机械化插秧的作业质量对水稻的高产、稳产影响至关重要。作业质量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漏插率≤5%;漏插:指机插后插穴内无秧苗。
伤秧率≤4%;伤秧:指秧苗插后茎基部有折伤、刺伤和切断现象。
漂秧率≤3%;漂秧:指插后秧苗漂浮在水(泥)面。
勾秧率≤4%;勾秧:指插后秧苗茎基部90°以上的弯曲。
翻倒率≤4%;翻倒:指秧苗倒于田中,叶梢部与泥面接触。
均匀度合格率≥85%;均匀度:指各穴秧苗株数与其平均株数的接近程度。
插秧深度一致性:一般插秧深度在0~10mm(以秧苗土层上表面为基准)。
三、大田管理
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秧苗早发稳长和低节位分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足穗、大穗。
(一)施肥
肥料种类和施肥量与当地的常规栽插相似。基肥为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施用;重施分蘖肥,分蘖肥前重后轻、分次施用,辅助施以穗肥
(二)管水
栽后及时灌浅水护苗活棵,栽后2~7天间歇灌溉,扎根立苗。活棵分蘖期浅水勤灌,促根促蘖;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及时晒田,够苗期长势旺重晒,长势弱轻晒;拔节孕穗期保持10~15天浅水层,其它时间采用间歇湿润灌溉;抽穗扬花期保持浅水层;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防止断水过早。
(三)病虫草害防治
1、机插7天左右撒小苗除草剂。
2、与其他水稻病虫草害防治的要求基本相同,根据当地植保部门预测和提供的药剂配方,有针对性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