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度安排
(一)制定行动方案。7月,制定印发《防病治虫夺秋粮丰收行动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各省要在7月底前,细化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会商发生趋势。适时召开全国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组织农、科、教方面专家全面分析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形势,为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三)及时动员部署。7月下旬,在内蒙古召开全国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对防控工作进行具体安排。8月中旬,在江西召开中晚稻重大病虫防控现场会,对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等防控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四)加强督查指导。8-9月,组派10个工作组,落实分片包干联系督导制度,采取日常联系督导和关键时期现场督导相结合形式,及时调度23个秋粮重点生产省(区)病虫发生和防控进展,督促抓好防控措施落实(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督导分组名单见附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落实。切实落实“政府主导、属地责任、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指挥机构组织发动、指挥协调、督查指导作用,努力将病虫防控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层层落实防控责任,加大资金支持,科学制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及早安排部署,强化督查指导,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强化指导服务。层层建立分片包干责任制,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深入生产一线,举办现场培训,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开展防治,力争做到每户有一份防控技术明白纸,每村有一位防控技术明白人,每乡镇有一名技术员,确保防控技术落到实处。
(三)强化示范带动。深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充分发挥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农企合作等示范基地作用,大力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等绿色防控措施,实施综合治理。通过层层开展现场观摩,示范带动大面积推广应用,促进科学防病治虫。
(四)强化宣传引导。主动与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联系,大力宣传各地防病治虫夺秋粮丰收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加强信息报送,做到对上有信息、对下有通报、对外有声音,促进防病治虫夺秋粮丰收行动顺利开展。
附件
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督导分组名单
第一组:黑龙江、吉林(水稻、玉米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 郭永旺
组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王振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 张 帅
第二组:内蒙古、甘肃(玉米、马铃薯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 赵中华
组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何康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 朱晓明
第三组:辽宁、河北(水稻、玉米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报处 姜玉英
组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江幸福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 常雪艳
第四组:山东、河南(玉米、水稻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报处 刘万才
组员: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 张礼生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报处 黄 冲
第五组:山西、陕西(玉米、马铃薯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 赵 清
组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杨代斌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 李永平
第六组:安徽、湖北(水稻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 杨普云
组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侯茂林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 朱景全
第七组:江苏、浙江、福建(水稻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 王建强
组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郑永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报处 陆明红
第八组:湖南、江西(水稻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 王凤乐
组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王锡峰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药械处 梁帝允
第九组:广西、广东(水稻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植保植检处 李建伟
组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程登发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防治处 郭 荣
第十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水稻重大病虫为主)
组长: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张跃进
组员: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检疫隔离场 赵守岐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报处 曾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