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区域布局及主要内容(四)
作物 | 产区名称 | 产区范围 | 全程机械化主要内容 |
花生 | 黄淮海产区 | 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北部 | 以发展高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主,重点示范推广麦后机械化免耕播种和半喂入联合收获技术,集成示范耕后起垄(覆膜)直播和分段收获、秸秆处理及残膜回收等技术。 |
东北及新疆产区 | 辽宁、吉林、新疆 | 以发展高效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主,重点试验示范全喂入捡拾联合收获、半喂入联合收获技术,集成示范耕后起垄覆膜直播和分段收获、秸秆处理及残膜回收等技术。 | |
南方产区 | 广东、福建、广西、江西、四川、湖南、湖北、安徽南部 | 以推广轻简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主,重点试验示范分段收获技术、摘果技术、耕后起垄(覆膜)直播、秸秆处理及残膜回收技术。 | |
大豆 | 北方产区 |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 | 以大型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收获作业模式为主;重点推广示范机械化深松、整地或机械化深松、整地起垄技术,机械化间隔深松和保护性耕作技术,机械化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复式作业技术,机械化中耕、除草、追肥技术,大型机械化高效病虫害防治技术,机械化联合收获及秸秆处理技术。 |
黄淮流域产区 | 山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 | 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播种、联合收获作业模式为主;重点推广和示范全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机械化免耕精播根瘤菌同步喷施技术,机械化低损失、高品质大豆联合收获技术,机械化高效病虫害防治及秸秆处理技术。 | |
南方产区 | 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 | 以小型机械化间套作作业模式为主;重点推广和示范基于小型多功能底盘的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收获技术,鲜食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 | |
甘蔗 | 桂中南产区 | 广西中南部 | 集成示范以80-180马力级中型收割机为核心的中型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重点为深松深耕、联合种植和切段式联合收获技术。 |
滇西南产区 | 云南西南部 | 以坡改梯区域示范50马力级以下小型机械化系统为主,重点为分段式种植和分段式收获,在坝子地可开展中型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示范。 | |
粤西琼北产区 | 广东西部、海南北部 | 粤西产区重点发展120-180马力段中大型机械化系统,重点为该马力段耕种管收联合作业机械与技术;琼北产区重点发展中小型耕整地机械化技术、分段种植机械化技术和中小型中耕施肥机械化技术。 | |
其他 | 广东农垦、广西农垦 | 集成示范以300-380马力段收割机为核心的耕种管收大型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