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江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2015-12-01   来源:江西省农机局   

  二、“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既面临黄金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

  从需求和机遇看:过去五年农业机械化快速推进,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各地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十三五”农机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积蓄了发展势能;各级政府购买农机作业服务领域不断扩展,社会化服务、共同利用农机的发展路子更加清晰,农机化发展内生动力将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将加快推进,农机技术的应用环境将不断优化;农民工进一步向城市转移,农民的就业选择余地增大,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提高,参与农业生产的农民老龄化、低龄化日益严重,解决今后“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难题,发展农业机械化成为必然选择;对于减轻生态、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减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实现绿色增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机将发挥重要作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对农机配套化、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不可小觑,必将推动农机装备结构升级,农机更新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我省农机管理、科研力量的有效整合,农机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农机装备的供给和储备能力不断增强,振兴江西农机工业是必然要求。

  从挑战和制约看:在经过“十二五”期间迸发式的“量”的增长后,我省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发展效益不高等问题和矛盾逐步显现,“质”的问题和技术水平低的问题日益突出;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和技术有效供给严重不足,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使用。有些农业生产环节农机具趋于饱和或已经饱和,局部存在保有量过剩、利用率下降趋势;跨区作业半径缩短,机手雇工工资及机具购置折旧成本持续上涨,单机经营利润空间缩小。多数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发育不健全,经营管理能力弱,交易成本、服务成本高;一些机械化水平较低的薄弱环节、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缓慢,不仅受制于适用机具研发,更源于农作物品种、农艺、加工工艺、地块条件等综合因素缺乏有机融合,系统性解决难度大;农机科研开发、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农机维修、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和信息服务的能力远不能满足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农机公共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日渐突出,农机“行路难”、“看病难”和“住房难”依然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已成为我省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和发展障碍。

  综上所述,“十三五”期间,我省农业机械化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可期待又一个发展黄金期。为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要坚持量质并举,要向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提速,向高质、高效机械化转型升级,这也是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常态。

  三、“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我们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充分认识农机化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主动作为、远近结合、统筹施策、改革创新,持之以恒推动我省农业机械化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加均衡、更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加快打造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升级版,不断开辟农业机械化事业新篇章。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促进粮食增产增效为根本,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强农机农艺融合,落实完善政策,培育发展主体,促进技术创新,建设人才队伍,强化公共服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健康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农业机械化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江西农业机械化水平由中级发展阶段迈入高级发展阶段。

  --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与经济作物等农业机械化全面推进,农作物产前、产后机械化水平与产中环节机械化同步提升,环鄱阳湖地区、赣南等丘陵山区协调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结构、质量、安全、效益相统一。

  --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产学研推结合更加紧密,农机与农艺、信息化与机械化融合有效推进,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应用步伐明显加快,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对农机装备的需要。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机合作组织布局更合理、结构更优化、运作更规范、服务领域更宽、规模更大。

  --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质量监督、安全监理、维修服务、教育培训、信息宣传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明显改善,农机“三难”明显缓解,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适应现代农业强省发展的需要。

  主要目标:以“7855”为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总目标,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与全国同步跨入农业机械化发展高级阶段,其中: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水稻机插和稻谷机械烘干水平均达到50%。

  其他指标:

  --农机总动力达到2500万千瓦,动力机械与配套农机具比例更加合理。

  --油菜机械化种植、收获水平均达到50%。

  --大中型拖拉机达到5万台,手扶拖拉机由28万台调减稳定在20万台左右;水稻插秧机达到5万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达到1万台以上;联合收割机达到10万台;高效植保机械达到1万台以上。

  --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达1000个以上,农机示范合作社达到200个以上,农机合作组织服务农户数和作业面积占全省的70%以上,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超过250亿元。

  --农作物秸秆综合率利用达80%以上,秸秆全面禁烧。

  --安全生产平稳受控,农机事故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0.5以内。

  --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182719-1.html

标签:农机 规划 三个 发展 江西省

上一篇:各省农机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汇总
下一篇:湖南省2015年拟财政扶持建设现代农机合作社名单的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