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湖北省关于印发玉米、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2016-01-14   来源:湖北省农机局   

  三、田间管理

  1. 中耕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按各地目标产量、施肥方式及追肥用量,在玉米拔节或小喇叭口期,采用高地隙中耕施肥机具或轻小型田间管理机械,进行中耕追肥机械化作业,一次完成开沟、施肥、培土、镇压等工序,追肥机各排肥口施肥量应调整一致。追肥机具应具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追肥作业应无明显伤根,伤苗率<3%,追肥深度6~10㎝,追肥部位在植株行侧10~20㎝,肥带宽度>3㎝,无明显断条,施肥后覆土严密。

  2. 植保

  根据当地玉米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按植保要求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合理选用药剂及用量,按照机械化高效植保技术操作规程进行防治。苗前喷施除草剂,应在土壤湿度较大时进行,均匀喷洒,在地表形成一层药膜;苗后喷施除草剂,在玉米3~5叶期进行,要求在行间近地面喷施,以减少药剂漂移。玉米生育中后期喷药防治病虫害时,应采用高地隙喷药机械进行机械化植保作业,有条件的地方可推广农用航空作业技术,以提高喷施药剂的精准性和利用率,严防人畜中毒、作物药害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各地应根据农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高效植保机具进行。

  3. 节水灌溉

  水是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玉米生育期间土壤相对湿度40%~50%时,产量极低;当土壤相对湿度70%~80%时,产量最高;当土壤相对湿度超过80%以上时,产量降低。有条件的地区,应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和装备,按玉米生长需水量进行节水灌溉。江汉平原玉米区由于降水较大,应适时做好清淤排渍工作。

  四、收获

  各地应根据玉米成熟度适时进行收获作业,根据地块大小和种植行距及作业要求选择合适的联合收获机、青贮饲料收获机型。

  1. 机具选择。玉米收获机行距应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行距偏差不超过5cm。使用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植株倒伏率应低于5%,否则会影响作业效率,加大收获损失。目前玉米收获机型主要有摘穗型和摘穗脱粒型两种,摘穗型玉米联合收割机,可一次完成摘穗、集穗、自卸、秸秆还田作业;摘穗脱粒型可一次完成收割、脱粒、清选、集装、自卸、粉碎还田等作业。各地可根据生产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建议鄂西山地玉米产区应以中小型玉米机型为主,鄂北岗地和平原丘陵玉米区应以大中型玉米机型为主。

  2. 作业质量要求。玉米果穗收获,籽粒损失率≤2%,果穗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果穗含杂率≤5%,苞叶未剥净率<15%;玉米脱粒联合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23%;玉米青贮收获,秸秆含水量≥65%,秸秆切碎长度≤3㎝,切碎合格率≥85%,割茬高度≤15㎝,收割损失率≤5%。玉米秸秆还田按《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要求执行。

  3. 作业要点

  (1)正确选择作业速度。在正常情况下,若地块平坦、作物成熟一致并处在黄熟期,田间杂草又较少时,可以适当提高收割机的前进速度。雨后或早晚露水大,作物秸秆湿度大,在收割时前进速度要选择低一些,晴天的中午前后,谷物秸秆干燥,前进速度选择快一些;对于密度大、植株高、丰产架势好的作物,在收割时前进速度要选择慢一点,密度小又稀矮的谷物前进速度可选择快一些;新收割机刚开始投入作业时,各部件技术状态处在使用观察阶段,作业负荷要小一些,前进速度要慢些。观察使用一段时间后,技术状态确实稳定可靠且作物又成熟干燥,前进速度可快些,以便充分发挥机具作业效率。

  (2)收割幅宽大小要适当。在收割机技术状态完好的情况下,尽可能进行满负荷作业,割幅掌握在割台宽度的90%为好,但喂入量不能超过规定的许可值,在作业时不能有漏割现象。

  (3)正确掌握留茬高度。在保证正常收割的情况下,割茬尽量低些,但最低不得小于6cm,否则会引起割刀吃泥,这样会加速刀口磨损和损坏。留茬高度一般不超过15cm。

  (4)作业时应保持直线行驶。收割机作业时应保持直线行驶,允许微量纠正方向。在转弯时一定要停止收割,采用倒车法转弯或兜圈法直角转弯,不可图快边割边转弯,否则收割机分禾器会将未割的麦子压倒,造成漏割损失。

  (5)合理使用收割机。作物在乳熟期也就是在没有断浆时,严禁收割;对倒伏过于严重的作物不宜用机械收割;刚下过雨,秸秆湿度大,也不宜强行用机械收割。操作手在具体作业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能够使用机械收割的,尽量满足用户要求。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6-182709-1.html

标签:农机 技术 指导意见 通知 生产 关于印发 湖北省

上一篇:环境保护部关于实施国家第三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公告
下一篇: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关于填报《2016年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需求量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