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农机管〔2014〕90号
各市、县(区)农机局:
为切实做好今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省局制定了《2014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
2014年5月12日
安徽省2014年“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
为充分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切实加快抢收抢种进度,提高农机作业质量,确保小麦颗粒归仓,秋季作物适时播种,夯实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基础,现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三夏”期间,预计全省收获小麦3685万亩,水稻、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2615万亩、1330万亩。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插秧机、玉米播种机等270万台(套)以上。其中联合收割机13.5万台(主产区9.5万台,外省引进2.5万台,省内调度1.5万台),插秧机2.2万台,玉米播种机17万台等。完成机收小麦3620万亩,机耕4100万亩,机播玉米1064万亩、机械栽植水稻1000万亩。
全省小麦抢收任务10-12天左右基本完成,机收率稳定在98%左右。同时各地组织4万台联合收割机开展跨区作业。
二、具体工作
(一)麦收开始前。
1、开展市场信息摸底。掌握各地辖区内小麦种植面积、适宜机收面积、预计收获开始与结束时间、本地收割机保有量、拟引进收割机数量、计划外出收割机数量、预计机收价格等基础信息,并通过“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直通车”平台向社会发布,做好跨区机械的作业衔接和组织调度。
2、制定方案预案。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三夏”农机化生产工作方案和“阴雨天气小麦抢收应急预案”(全省小麦抢收应急预案见附件1),提前谋划,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小麦抢收顺利。
3、发放农机跨区作业证。跨区作业证和《跨区作业信息手册》已在3月发往各县区,各地要严格发放要求,实行免费发放,做好发放记录,并做好机手信息登记备案工作。要将发放农机作业证作为强化跨区作业市场组织引导的重要手段,对于没有明确作业地点和作业任务、盲目外出的机具,要加强引导,鼓励就近参加跨区作业队。
4、组织检修培训。各地通过宣传和上门服务,动员和指导农民对参加麦收、夏种的机械进行检修和调试,备足易损件、零配件。对参加作业的机手和操作人员,开展驾驶操作技能、安全生产和跨区作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作业质量和科技水平。
5、准备充足机械。各地要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机械需求情况,及时发布需求信息,提前制订引机措施,签订引机协议,落实引机数量,保障麦收需求。积极落实农机报废更新和购置补贴政策,保证机具夏收前落实到位。
6、推进区域合作。各地要合理利用作业时间差,开展对接联系,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皖北各市在本地小麦没有开镰前,优先支持沿淮各市;沿淮各市在本地麦收结束后,积极组织机具赴皖北开展跨区作业;皖南地区要及早与小麦主产区联系,帮助机手实施订单作业,保障全省小麦机收由南往北有序推进。
7、做好应急准备。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协会等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组建应急机收作业队,服从农机部门的统一调度,确保小麦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示范片小麦收获,积极开展帮扶活动。
(二)麦收期间。
1、强化信息服务。根据机收进度和天气情况,及时通过“农机通”平台、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当地麦收动态、机具供求和气象信息,引导机械合理流动,保障麦收有序快速推进。麦收期间小麦主产区农机部门取消双休日和节假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公布跨区机收服务热线电话,接受机手投诉和咨询,帮助解决跨区作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小麦机收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工作。对重大突发性事件,要随时报告省局。省局24小时跨区作业服务电话为:400-600-0500。
2、加强机具调度。合理确定当地机具的投入规模,加强组织协调,科学调配机械。积极引导扶持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大力开展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承包作业、“一条龙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