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汉南区邓南街窑头村的农民直接来到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鹤公司)购买了20台微耕机,至此,该公司上半年微耕机销售已一举突破了7000台大关,并超过了上年的总和,达到7068台,同比增长141%。半年完成工业产值4800万元,同比增长88%。销售收入、利润和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黄鹤公司生产经营能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归功于:
一、市委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多次带领有关部门和汉南区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到黄鹤公司调研和检查指导工作,从政策、项目、资金和招商引资等方面继续关心和支持黄鹤公司的发展壮大。1月18日,张学忙副市长带领市政府有关部门参加了万台微耕机生产基地落成庆典;3月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带领唐惠虎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经贸委、科技局、财政局、农机化办和东湖高新管委会等部门专程到黄鹤公司进行调研,随后市政府形成了《关于推进武汉黄鹤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重组》的会议纪要;4月24日,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在涂勇副书记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黄鹤公司,杨松书记要求黄鹤公司要以超常规的速度跨越式向前发展。在市领导的关怀下,省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对黄鹤公司的支持力度。省经贸委首次安排了科技创新资金,省发改委通过了对微耕机产业化项目的审定;市科技局已拨付了第一批产业化项目资金,市经贸委正在着手制定企业技术改造计划,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将贷款授信额度由500万元扩大到700万元,并及时拨付了500万元的贷款,武汉高科农业集团也为企业拆借了300万元流动资金。根据市政府会议纪要,黄鹤公司正在进行资产评估,着手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资产重组。
二、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和经营结构。
入春以来,钢材等原材料和柴油机价格一路走高,而纳入购机补贴目录的手扶拖拉机价位却上调较小,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利情况,黄鹤公司冷静分析形势,及时作出了调整生产和经营结构的战略对策。他们在确保传统市场不丢失的前提下,尽可能压缩利润率很低的手扶拖拉机的生产,集中优势兵力主攻微耕机的生产和销售,大力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型产品。在微耕机的生产方面,黄鹤公司又把重点放在市场潜力大、利润率更高的1WG6.3型生产上。上半年,1WG6.3型微耕机由上年同期占总量的30%调整到60%以上,销售与微耕机配套的起垄机近千台,同比增长了5倍。
在调整生产和经营布局的同时,黄鹤公司切实加强经营管理,通过向内挖潜和增收节支来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扩大近5倍的生产基地和改造生产线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抓好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强化质量管理和开展质量论证等活动来争效益,通过投入百万元资金购置数控机床、增加喷塑生产线等设备来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压缩2.3个百分点的销售费用来控制成本和节省开支,通过在福建、浙江、西藏等地和“1+8”武汉城市圈新增销售网点来扩大产品销售。
三、深化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
上半年来,黄鹤公司进一步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农机工程研究院和武汉市农机化研究所的技术合作、产品开发和项目建设。其中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开发的油菜精量播种机已分别通过了省、市科技厅、局组织的专家审查和立项,已投入小批量生产,并与国家和省油科院合作在全省建立了10个示范基地。与省农机工程研究院联合开发的新型高效苎麻机通过了省科技厅的专家审查和立项,苎麻机产业化项目也通过了市发改委初审。市农机化研究所长年选派技术人员参与黄鹤公司的技术指导和工装、工艺设计,双方今年又取得了一项技术专利。
上半年,黄鹤公司不仅生产经营迈上新的台阶,也相继荣获一些新的荣耀:武汉黄鹤公司被市科技局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微耕机推广与示范项目被国家科技部评定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黄鹤”牌商标已通过了市工商局组织的评定和公示,即将成为武汉市的著名商标。(农机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