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号xnz360hao 进入:
【土壤改良、科学种植、新农资经销商】群

潍柴动力 让中国动力更强劲
2008-07-10   来源:人民日报   


  7月1日,山东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蓝擎国Ⅲ发动机第20000台上市。

  蓝擎,英文“Landking”,意为“陆地之王”。经过多年创新发展,潍柴动力一举跃升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成为年销售收入达400多亿元的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

  自主创新,始终“领先一步”    

  曾有不少国外巨头给潍柴开出合作条件,前提是潍柴必须放弃自己的品牌,董事长谭旭光坚定地说“不”。

  2005年初春,在潍柴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擎欧Ⅲ发动机成功问世。2006年,潍柴成功推出国内唯一的12升大功率商用发动机,打破了12升、380马力以上发动机被国外厂商垄断的局面。具有敏锐市场眼光的潍柴响亮地喊出“赢在国Ⅲ”的口号。今年7月,在国Ⅲ发动机标准实施的同时,潍柴又成功研发了达到国V排放标准的大功率发动机。而早在一年前,国IV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在潍柴已成功推出。

  坚持自主创新,使潍柴在行业中始终领先一步。

  潍柴高度重视科技研发,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始终保持在年销售收入的5%左右,去年技术创新投入突破8亿元。2000年至今,企业累计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超过30亿元。为鼓励创新,潍柴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重奖技术革新成果,每年拨款150万元设立人才培训专项基金。

  据统计,潍柴平均每年开发的新产品达300多个,获得专利上百项。在去年潍柴400亿元销售收入中,新产品产值占45%,贡献利润达六成以上。

  资本运作,实现双轮驱动

  雄心勃勃的潍柴不满足于在技术创新的舞台上施展拳脚,在云谲波诡的资本市场上,潍柴同样纵横捭阖,呼风唤雨,实现了企业双轮驱动。

  2005年,10多家企业闻风而动竞购湘火炬,因为湘火炬也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集团之一,旗下拥有陕西重汽、陕西法士特齿轮、株洲齿轮、株洲火花塞多家公司的优质资产。最终,潍柴以10.23亿元一举购得湘火炬。当时有人说潍柴出价太高,笑谭旭光傻气。时隔两年多,回头看这个在潍柴扩张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并购案,谭旭光笑言:“现在给我50个亿也不卖。”

  谭旭光认为:“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都能够在产业发展之外,利用资本运作的手段快速做强做大。”

  2006年9月2日,潍柴动力和湘火炬同时停牌,推出换股吸并方案,成功完成了H股公司回归A股市场的资本运作,开创了内地、香港上市公司合并的先例,是境内外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范例。

  通过并购,潍柴取得了“1+1>2”的协同放大效应,潍柴由一个单纯的发动机供应商转变成一个集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整车为一体的综合生产商,拥有了中国最为完整的重卡黄金产业链。

  机制改革,走向国际潍柴

  具有62年历史的潍柴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一度陷入泥淖,企业亏损3亿多元。

  为使企业轻装上阵,潍柴推行“三三制”改革,将资产和产能一分为三,加强高速发动机业务,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与国际接轨;开拓中速机业务向船用柴油机、发电设备发展;将零部件整体分离改制为民营企业,与潍柴实施紧密的市场化合作。

  “这项改革实现了企业核心资产、存续资产和改制企业多方共赢。企业极大地增强了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国际化水平。”谭旭光说。

  在资产成功运作的基础上,潍柴“合纵连横”:纵向上进行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整合,横向上联合其他企业的优势资源,打破单个企业封闭式发展的模式。这就是潍柴一再强调的“链合创新”。2006年6月,来自行业内的32家有实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加盟“潍柴动力产品研发共同体”。半个月后,潍柴与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国博世公司全面携手。潍柴随之把“动力总成”的概念变成了现实。

本文链接http://www.xnz360.com/45-26638-1.html

标签:农机 动力 强劲 中国

上一篇:五征销售公司通过技术比武提升业务员服务技能
下一篇:玉柴:创建学习型团队 争做知识型职工